词语繁体:白綿毛蘭
词语读音:bái mián máo lán
首字拼音:Bai
词语拼音:bai mian mao lan
词语简拼:BMML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白绵毛兰(学名:Eria lasiopetala (Willd.) Ormerod):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具革质鞘,相距1.5-5厘米着生一个假鳞茎;假鳞茎纺锤形,顶端着生3-5枚叶。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序1-2个,从假鳞茎基部发出,花瓣线形,长约14毫米,宽1毫米,先端渐尖;唇瓣轮廓为卵形,长约11毫米,宽5毫米,基部收缩成爪,3裂。蒴果圆柱形,幼时被白色绵毛,成熟时毛全部脱落。花期1-4月,果期8月。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林荫下或近溪流的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中国海南、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白的意思】:白 bái(ㄅㄞˊ) (一)、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二)、明亮:白昼。白日做梦。(三) 详情>
【绵的意思】:绵(綿) mián(ㄇ一ㄢˊ) (一)、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详情>
【毛的意思】:毛 máo(ㄇㄠˊ) (一)、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二 详情>
【兰的意思】:兰(蘭) lán(ㄌㄢˊ) (一)、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