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廉严正;清正严肃。《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北齐书·崔昂传》:“昂 本性清严,凡见黷货辈,疾之若讐。”宋 惠洪《冷斋夜话·韩欧范苏嗜诗》:“范文正公 清严而喜论兵。”《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汉 士在朝,习其淫慝,人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严之俗,扫地无餘。” 2.清新浓烈。清 龚自珍《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清廉严正;清正严肃。
【清的意思】:清 qīng(ㄑ一ㄥ) (一)、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 详情>
【严的意思】:严(嚴) yán(一ㄢˊ) (一)、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二)、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 详情>
• 十一岁出家,戒行清严,广受钦敬。
• 树德素清严,约束僚吏,屏绝声伎。
• 掌选,清严慎密,吏不能欺,为时所称。
• 自此以后,家居力学,清严律己,教书自给。
• 璞以清严制下,端平待物,奸吏敛手,猾民知惧。
• 聪颖好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
• 仍即发引,振旅长途,号令清严,所过秋毫不犯,信赏分明。
• 时至乾嘉年间,尚称殿宇弘深,规模整丽,中塑圣像,道气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