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乘缓急 [ jiè chéng huǎn jí ]
是佛教术语,戒,即戒律。
熏戒 [ xūn jiè ]
(一)、同“薰戒”。(二)、焚香斋戒。
戒奢宁俭 [ jiè shē níng jiǎn ]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戒取 [ jiè qǔ ]
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想尔九戒 [ xiǎng ěr jiǔ jiè ]
即“老君想尔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
戒心 [ jiè xīn ]
戒备之心;警惕心:存有戒心。
引为鉴戒 [ yǐn wéi jiàn jiè ]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绳一戒百 [ shéng yī jiè bǎi ]
绳一戒百(繩一戒百) 谓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元 柯丹丘 《荆钗记·遣音》:“依条按法,想绳一戒百谁不怕。”
比丘戒 [ bǐ qiū jiè ]
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
尸罗 [ shī luó ]
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戒、善戒、善行等。谓精进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恶。
宿戒 [ sù jiè ]
(一)、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二)、事先警戒。
金戒指 [ jīn jiè zhǐ ]
金戒指从古代到今朝是受到大众的欢迎的饰品。坚韧珍贵的金戒指纯洁华美,是恒久真情的绝佳载体,仅以这一对纯净的指环,把两…
不惩 [ bù chéng ]
(一)、不制止。(二)、不戒惧;不警戒。
戒诗 [ jiè shī ]
(一)、自我警戒的诗。(二)、戒除做诗。
止持戒 [ zhǐ chí jiè ]
佛教戒律中属于防非止恶,行之则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类。《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
敬戒 [ jìng jiè ]
警戒;戒备。《周礼·夏官·职方氏》:“攷乃职事,无敢不敬戒。”《荀子·大略》:“敬戒无怠。”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
劝善戒恶 [ quàn shàn jiè è ]
劝善戒恶(勸善戒惡) 见“ 劝善惩恶 ”。
备戒 [ bèi jiè ]
(一)、儆诫。《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郑玄 注:“备戒,击鼓警众。”《孔子家语·辩乐》作“备…
夐絶 [ xiòng jué ]
绝远;绝高。犹断绝,隔绝。3.犹超绝。
把素持斋 [ bǎ sù chí zhāi ]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誓戒 [ shì jiè ]
(一)、约束训戒。(二)、约束训戒的言辞。
戒烟 [ jiè yān ]
(一)、指戒除吸鸦片烟的嗜好。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那是戒烟药水罢。”(二)、指戒除吸香烟的嗜好。如:每…
关戒 [ guān jiè ]
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覆前戒后 [ fù qián jiè hòu ]
覆前戒后(覆前戒後) 前事败坏,足为后事鉴戒。《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
菩萨戒 [ pú sà jiè ]
修学大乘菩萨应受持的戒律。但有关菩萨戒的内容,诸经律论的说法,互有差别。流传中国的是梵网和地持瑜伽两种,其中以梵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