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 [ niú pí ]
(一)、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二)、说大话叫吹牛皮。
牛继马后 [ niú jì mǎ hòu ]
晋时谶语。谓以牛姓代司马氏继承帝位。《晋书·元帝纪》:“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
坤牛 [ kūn niú ]
《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 孔颖达 疏:“…
椎牛飨士 [ chuí niú xiǎng shì ]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问牛 [ wèn niú ]
《汉书·丙吉传》载:丙吉 为相,见人逐牛,牛喘吐舌。
丑宝 [ chǒu bǎo ]
牛黄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牛鞅 [ niú yàng ]
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也叫牛鞅子。
嵩牛 [ sōng niú ]
唐 代画家 戴嵩 ,师 韩滉 。善画水牛、田园风景。画牛尤有神韵。世因称其所画之牛为“嵩牛”。 宋 梅尧臣 《观何君…
一牛鸣 [ yī niú míng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牵牛织女 [ qiān niú zhī nǚ ]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一牛鸣地 [ yī niú míng dì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牛仔 [ niú zǎi ]
(一)、通常指骑马放牧的牛场牧人。(二)、家牛的仔。
牛田 [ niú tián ]
(一)、授予养官牛者的田地。(二)、用于牧牛的田地。
蜗行牛步 [ wō xíng niú bù ]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青兕 [ qīng sì ]
青兕牛。古代犀牛类兽名。一角,青色,重千斤。
志冲牛斗 [ zhì chōng niú dǒu ]
牛斗: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人的气势很盛。
白牛 [ bái niú ]
(一)、白色的牛。晋 王嘉《拾遗记·昆吾山》:“越王 勾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唐 段成式《酉阳杂…
不死牛 [ bù sǐ niú ]
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新华半月刊》19513:“在…
风马牛不相干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gān ]
释义 义参「风马牛不相及」。见「风马牛不相及」条。
作牛作马 [ zuò niú zuò mǎ ]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汗牛塞栋 [ hàn niú sāi dòng ]
汗牛塞栋(汗牛塞棟) 同“ 汗牛充栋 ”。 明 唐顺之 《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歷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
犂牛 [ lí niú ]
1. 杂色牛。《山海经·东山经》:“其中鱅鱅之鱼,其状如犂牛。” 郭璞 注:“牛似虎文者。” 汉 扬雄 《法言·修身…
牛女 [ niú nǚ ]
(一)、牵牛、织女两星或“牛郎织女”的省称。晋 潘岳《西征赋》:“仪景星於天汉,列牛女以双峙。”唐 元稹《新秋》诗:…
青牛沱 [ qīng niú tuó ]
青牛沱坐落于四川省德阳什邡市红白镇。青牛沱原名清油沱,因水清如油而得名,清油是四川老百姓对菜油的俗称:以清油形容山水…
捣珍 [ dǎo zhēn ]
取牛羊等脊侧之肉捶捣精制成珍味。《礼记·内则》:“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