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锈病 [ huáng xiù bìng ]
植物的一种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和茎上出现成条的黄色斑点,病株子粒不饱满,小麦易得此病。也叫黄疸。
丹麦语 [ dān mài yǔ ]
印欧语系中,北日耳曼语的一支。十五世纪中叶以前共分为东、中、西部等三种方言,后统一成现在的丹麦语。
蜜露 [ mì lù ]
见于多种植物叶子上的一种含糖沉积物,常系蚜虫或介壳虫所分泌,或有时系一种真菌(麦角属Claviceps)所分泌。
青浅 [ qīng qiǎn ]
淡青色。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三折:“曲弯弯柳眉青浅,香馥馥桃脸红娇。” 明 袁宏道 《望乡》诗:“白长香米熟,…
炸垄 [ zhà lǒng ]
指谷物幼苗破土而出。 西戎 《宋老大进城》:“春起,麦子刚炸垅,上面来了报,说是什么寒流来啦。” 吉学霈 《一面小白…
炸壠 [ zhà lǒng ]
指谷物幼苗破土而出。西戎《宋老大进城》:“春起,麦子刚炸垅,上面来了报,说是什么寒流来啦。”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
枣儿红 [ zǎo ér hóng ]
烧酒的一种。《通俗常言疏证》卷四引《通州物产志》:“烧酒有米烧、麦烧各种。米烧有木瓜、玫瑰、乔饼、葡萄、枣儿红、竹叶…
荞头 [ qiáo tóu ]
荞头qiáo tóu 简介 荞头为石蒜科,多年生宿根作物,作两年生栽培,分蘖力强,鳞茎簇…
禾本科 [ hé běn kē ]
被子植物的一科。多数为草本植物,少数为木质植物。茎有明显的节,节间多中空。叶互生,叶片常狭长,有平行脉,叶鞘抱茎。花…
大麦 [ dà mài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 本植物。植株像小麦。秆较软。叶片厚而短,色淡。有长芒、钩芒或无芒。子实可供食用。也指这种植 物的种…
草编 [ cǎo biān ]
一种民间手工艺,用玉米苞叶、小麦茎、龙须草、金丝草等编成提篮、果盒、杯套、帽子、拖鞋、枕席等。用这种工艺制成的产品。
绣壤 [ xiù rǎng ]
指田间的土埂和水沟。因其交错如文绣,故称。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近郭桑麻开绣壤,满城烟火杂征旄。” 清 张…
锈病 [ xiù bìng ]
由锈菌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因病部有褐色疱疹而得名。病菌随风传播,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感染不同种菌而致病,如小麦锈…
棉红铃虫 [ mián hóng líng chóng ]
俗称“棉花虫”。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成虫棕黑色,前翅尖叶形,后翅菜刀形。幼虫粉红色,钻入棉蕾、花和青铃,造成落蕾…
竹缕 [ zhú lǚ ]
古代上元节挂的一种用竹丝编的彩灯。明 袁宏道《岁时纪异》:“正月上元作灯市,採松叶结棚于通衢,下缀华灯,灯有楮练、罗…
不差 [ bù chà ]
全对,无差错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洛阳花 [ luò yáng huā ]
(1).牡丹的别称。因 唐 宋 时 洛阳 牡丹最盛,故称。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一:“远把 龙山 千里雪,将来拟…
郁茂 [ yù mào ]
茂盛。汉 张衡《归田赋》:“原隰鬱茂,百草滋荣。”《百喻经·比种田喻》:“昔有野人,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鬱茂。”…
灯蛾 [ dēng é ]
昆虫纲鳞翅目灯蛾科的泛称。幼虫体多毛,以杂草、杂木之叶片为食。成蛾在夜间活动,喜扑近灯火,如谷蛾、麦蛾等,故称为「灯…
小豆 [ xiǎo dòu ]
(1).赤豆,赤小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小豆大率用麦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 宋 苏轼 …
榆皮 [ yú pí ]
榆树皮。可食,可入药。《汉书·天文志》:“至 河平 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
大麦茶 [ dà mài chá ]
大麦茶在日韩非常流行,韩国家庭大多以大麦茶为主要茶饮,在日本料理店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异味。中国人冬季…
青蜩 [ qīng tiáo ]
蝉的一种。学名螿、寒螿。身青,多在深秋时鸣叫。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赉扇启》:“饮露青蜩,应三伏之脩景;羣飞黄雀,送…
蚂蚁堆乡 [ mǎ yǐ duī xiāng ]
拼音:mǎ yǐ duī xiāng 简介 蚂蚁堆乡,临沧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公路)28公里。面积346.…
楮练 [ chǔ liàn ]
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其洁白如帛练,故称。明 袁宏道《岁时纪异》:“吴 中最重节物……正月上元作灯市,採松叶结棚于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