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轸 [ yù zhěn ]
(一)、天子车舆的美称。(二)、玉制的琴柱。(三)、借指琴瑟。
生三 [ shēng sān ]
指天地。语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前蜀 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
三澣 [ sān huàn ]
(一)、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谓澣濯。后来对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称上澣、中澣、下澣,合称三澣。(二)、洗过三…
三索 [ sān suǒ ]
《易》经卦由三爻组成,逆数以三为终。三索,犹言三数。也指第三爻。
使官 [ shǐ guān ]
谓利用职权。《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使臣。 三国 魏 曹…
陶家 [ táo jiā ]
(一)、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二)、烧制陶器的人。(三)、指晋诗人陶潜。
铁铍 [ tiě pí ]
古代的兵器,铁铍由铁制铍首、柲和铜镦三部分组成。
机发 [ jī fā ]
(一)、谓以机关制动。(二)、谓以弩机发射。(三)、比喻迅捷。
止塞 [ zhǐ sāi ]
阻止,堵塞。《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三劫者起,三守完则三劫者止,三劫止塞则王矣。”
十二肢 [ shí èr zhī ]
指人体的十二个部位。《淮南子·天文训》:“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
三次方 [ sān cì fāng ]
某数自乘三次的乘积,称为某数的「三次方」。如三乘以三乘以三等于二十七,二十七即为三的三次方。也称为「立方」。
下五旗 [ xià wǔ qí ]
清 代兵制。 顺治 后, 满州 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
前行 [ qián xíng ]
(一)、前锋。(二)、以前的行为。(三)、向前行走。(四)、唐宋制,尚书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后行三等。(五)、用作对…
三角 [ sān jiǎo ]
指外形像三角形的物品面三角枕三角镍铬三角三角学的简称
玉杓 [ yù sháo ]
(一)、玉制的杓子。(二)、指北斗柄部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
金鹅 [ jīn é ]
(一)、金色的鹅。(二)、金色鹅形饰品。(三)、金制的鹅形酒器。
砂镴钱 [ shā là qián ]
用锡和铅的合金所制的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张齐贤 ﹞又议私铸之典曰:‘……臣询砂鑞钱每一金,煤屑铅…
三日 [ sān rì ]
(1).三天。《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 魏 曹丕 《与…
三角点 [ sān jiǎo diǎn ]
三角测量中组成三角锁(网)的各三角形的顶点。点位宜设置在通视良好、易于扩展低等网的制高点上。点上埋设有标石,以示点位…
三品 [ sān pǐn ]
(一)、三种,三类。(二)、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三沐三熏 [ sān mù sān xūn ]
三沐三熏(三沐三薰) 亦作“ 三沐三熏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
小床 [ xiǎo chuáng ]
(一)、安放器物的木制小架。(二)、小型坐具。(三)、小的卧具。
三去 [ sān qù ]
犹三驱。谓三次驱逐。《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三去之餘,获其雄狐。”杨伯峻 注引 石韫玉 曰:“三去即三驱,…
三百六十节 [ sān bǎi liù shí jié ]
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吕氏春秋·本生》:“天全则神和…
三品院 [ sān pǐn yuàn ]
唐 代拘囚三品以上官员的处所。《新唐书·张锡传》:“时 苏味道 亦坐事,同被讯,繫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锡 按轡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