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骨 [ chuí gǔ ]
(一)、内耳听骨之一,形状像锤子,跟鼓膜相连,能把声音的振动传给砧骨和镫骨。(二)、五指骨。
骸骨 [ hái gǔ ]
人的骨头(多指尸骨)。
玉枕骨 [ yù zhěn gǔ ]
人脑后隆起之骨。即枕骨。
髀骨 [ bì gǔ ]
(一)、胯骨。(二)、指股骨。
骨像 [ gǔ xiàng ]
亦作“骨象”。骨骼相貌。
跗关节 [ fū guān jié ]
胫骨与跗骨的关节。
尾骨 [ wěi gǔ ]
人类和某些其它灵长类骶骨以外的脊柱末端,通常包括四个小椎骨,而在成年几乎完全合并而只剩下痕迹的尾脊椎动物(例如鸟类)…
粉身灰骨 [ fěn shēn huī gǔ ]
粉身灰骨 见“ 粉身碎骨 ”。
脱骨换胎 [ tuō gǔ huàn tāi ]
脱骨换胎 见“ 脱胎换骨 ”。
铭肤镂骨 [ míng fū lòu gǔ ]
铭肤镂骨(銘膚鏤骨) 同“ 铭心鏤骨 ”。 唐 令狐楚 《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铭肤鏤骨,不敢殞坠。”
关节间隙 [ guān jié jiàn xì ]
指骨头与骨头之间的间隙。
碎骨粉身 [ suì gǔ fěn shēn ]
碎骨粉身 见“ 碎身粉骨 ”。
羽化成蝶 [ yǔ huà chéng dié ]
寓意人经历成长,蜕去丑陋的无用的,变得智慧、美丽。也常用作形容女孩由年龄的增长而变得美丽翩跹。
皓齿娥眉 [ hào chǐ é méi ]
皓齿娥眉(皓齒娥眉) 借指美人或美色。 汉 枚乘 《七发》:“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 瞿蜕园 注:“皓齿娥眉,美…
朽骼 [ xiǔ gé ]
枯骨。借指博戏中的骨骰子。
上膊骨 [ shàng bó gǔ ]
生理学名词。一名肱骨,为在肩胛骨与前膊肩之圆柱状长骨。
金骨 [ jīn gǔ ]
(一)、金和骨。比喻坚固的事物。语本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
黄骨髓 [ huáng gǔ suǐ ]
含有很多脂肪细胞的黄色骨髓,存在于成年人长骨的骨腔内。
灰骨 [ huī gǔ ]
(一)、焚骨成灰。谓身死。(二)、骨灰。
仙蜕 [ xiān tuì ]
(1).道教称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实即干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于仙蜕,余在 武夷 ,见其二齿、髮…
敲骨取髓 [ qiāo gǔ qǔ suǐ ]
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
假肋骨 [ jiǎ lèi gǔ ]
肋骨之下五对也。详「肋骨」条。
粉骨糜躯 [ fěn gǔ mí qū ]
粉骨糜躯(粉骨糜軀) 犹言粉骨碎身。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 唐 颜真…
破茧而出 [ pò jiǎn ér chū ]
指肉虫或者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蜕变为蝴蝶脱离外壳的包裹。现在用来指重获新生,走出困境的代名词。
骨骼 [ gǔ gé ]
人和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
【词语拼音】tuì gǔ
【词语解释】(1).脱骨。《《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虵折鳞於平皋,龙蜕骨於深谷。”蜕,一本作“ 脱 ”。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閒。”(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於池,而近岁有得蜕骨於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书》:“ 崇安 、 建阳 之间诚是仙灵窟宅,昔人蜕骨,在在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