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奔犬 [ fēi yīng bēn quǎn ]
飞鹰奔犬(飛鷹奔犬) 同“ 飞鹰走狗 ”。 唐 柳泽 《上睿宗书》:“或打毬击鼓,比周伎艺;或飞鹰奔犬,盘游藪泽。”
轧色 [ zhá sè ]
宋 代剧场的奏乐者,即乐工。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白]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
就命 [ jiù mìng ]
毕命,死亡。 晋 向秀 《<思旧赋>序》:“ 嵇 博综伎艺,於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毬杖踢弄 [ qiú zhàng tī nòng ]
宋代的一种技艺表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浑身眼、李宗正、张哥,毬杖踢弄。”
内妓 [ nèi jì ]
宫中的歌舞伎人。 唐 许浑 《赠萧炼师》诗序:“ 鍊师 , 贞元 初,自梨园选为内妓,善舞《柘枝》,宫中莫有伦比者。…
杂旺 [ zá wàng ]
杂扮的别称。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扮或名杂旺,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散段。”
勾肆 [ gōu sì ]
古代伎人俳优的卖艺场所。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殿上下回廊,皆关朴钱物,饮食。伎艺人作场…
球杖踢弄 [ qiú zhàng tī nòng ]
同“毬杖踢弄”。宋代的一种技艺表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浑身眼、李宗正、张哥,毬杖踢弄。”
伎术人 [ jì shù rén ]
有某种技艺或术数的人。《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伎术人虽任 京 朝官,审官院不在磨勘之例。”
驰弋 [ chí yì ]
犹驰射。汉 扬雄《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新唐书·王琚传》:“从宾客女伎驰弋,凡四十年。”
隶御 [ lì yù ]
指奴仆。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於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饥俭 [ jī jiǎn ]
饥荒。飢,通“ 饥 ”。《百喻经·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 乾陀衞国 有诸伎儿因时飢俭,逐食他土。”饥荒。《…
戏曲舞台 [ xì qū wǔ tái ]
演出场所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大约汉代以前的歌舞,伎艺演出都是利用自然地形,观众围观。
金戈铁甲 [ jīn gē tiě jiǎ ]
金戈铁甲(金戈鐵甲) 同“ 金戈铁马 ”。 清 方文 《刘旋九招集韦园观家伎》诗:“金戈铁甲渡 江 来,红粉青娥化作…
冲会 [ chōng huì ]
(1).犹要冲。指重要道路会合之所。 宋 王得臣 《麈史·谐谑》:“都城 相国寺 最据衝会,每月朔、望、三、八日即开…
闲了 [ xián le ]
亦作“闲了”。熟悉了解。閒,通“ 嫺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曼容 多伎术,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莫不…
説铁骑儿 [ shuō tiě qí ér ]
宋 代“说话”类别之一。大抵为讲说战争故事。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鱼龙烂漫 [ yú lóng làn màn ]
犹言鱼龙曼延。古代百戏杂耍名。《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参见“鱼龙曼延”。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 jī cái qiān wàn bù rú báo jì zài shēn ]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
铁骑儿 [ tiě qí ér ]
宋 话本故事分类之一,属短篇故事,专讲战争。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鼓钉 [ gǔ dīng ]
一头似圆鼓的钉子。有的圆头上有花纹。庾信《和赵王看伎》“圆花钉鼓牀”清 倪璠 注:“圆花,鼓钉也。鼓钉圆,刻作花文,…
院姝 [ yuàn shū ]
妓女。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巧妻常伴拙夫眠》:“昔一院姝,声伎敏妙,贵客过之,问其姓,曰‘康字头,吕字脚。’”
洒线 [ sǎ xiàn ]
(一)、绣花。明 吴应箕《留都见闻录》:“万历 末,南京 伎女服洒线,民间无服之者。戊午则伎女服大红縐纱夹衣,未踰年…
许和子 [ xǔ hé zǐ ]
唐代宫廷歌手。又名永新,吉州(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人。女。生于乐工之家。开元(713-714)末被选入宫,在宜春院为…
汲汲摇摇 [ jí jí yáo yáo ]
形容心情急切不安。唐欧阳詹《与王式书》:“予必不惜伎能而有所絶堕,以深上下之念,汲汲摇摇,如旌如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