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瓶伎 [ cù píng jì ]
亦作“蹵瓶伎”。古代杂技名。
绳戏 [ shéng xì ]
即绳伎。走绳之杂戏。
卷荷 [ juàn hé ]
含苞欲放的荷花。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卷荷香澹浮烟渚,緑嫩擎新雨。”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
伎儿 [ jì ér ]
指歌舞艺人。《百喻经·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新唐书·于志宁传》:“又宫中数闻鼓声…
伎荷 [ jì hé ]
出水面的荷花。伎,通“企”。
霓袖 [ ní xiù ]
彩袖。也借指歌伎舞女。
黎园 [ lí yuán ]
唐皇宫内教练伎人的教坊中。
倡技 [ chàng jì ]
同“倡伎”。指古代歌舞杂戏艺人。
末伎 [ mò jì ]
(一)、古指工商业。汉 荀悦《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二)、不足道的技艺。晋 张华《励志》诗…
工巧明 [ gōng qiǎo míng ]
印度 古代教育科目五明之一。工艺、数学、天文、星象、音乐、美术等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
裁使 [ cái shǐ ]
控制使用。《淮南子·缪称训》:“兼覆盖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圣人也。” 高诱 注:“裁,制也,度其伎能而裁制使…
胡妲 [ hú dá ]
汉 代歌舞百戏中的女伎。
俳倡 [ pái chàng ]
(一)、俳优倡伎。(二)、杂戏乐舞。
无所施其技 [ wú suǒ shī qí jì ]
没有办法施展其伎俩手段。
立部伎 [ lì bù jì ]
唐 代宫廷燕乐之一。与坐部伎相对。《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
效伎 [ xiào jì ]
亦作“效技”。亦作“効伎”。犹献技。
高絙伎 [ gāo gēng jì ]
亦作“高縆伎”。指杂技中走索的艺人。
伎乐 [ jì lè ]
(一)、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
秋娘 [ qiū niáng ]
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辟邪伎 [ pì xié jì ]
古代装扮成辟邪兽形的舞伎。
邯郸伎 [ hán dān jì ]
邯郸郭公(北齐 后主 高纬)的伎俩。
龟兹伎 [ qiū cí jì ]
(一)、乐舞名。(二)、指擅长龟兹乐舞的歌伎。
荒事 [ huāng shì ]
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的一种角色。
逞技 [ chěng jì ]
亦作“ 逞伎 ”。施展技艺。 晋 张协 《七命》:“於是 飞 ( 飞廉 ) 黄 ( 中黄伯 )奋鋭, 賁 ( 孟賁 …
故技 [ gù jì ]
也作故伎。老花招;老办法:故技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