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夸 [ wū kuā ]
虚夸。 清 龚自珍 《太常仙蝶歌》:“本朝太常五百辈,意者公其飞仙之身耶?仙人正人事一贯,天上岂有仙奸邪?所以公立朝…
汗法 [ hàn fǎ ]
中医驱逐风寒暑湿病邪于体外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之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熏蒸、渫…
陷刃 [ xiàn rèn ]
谓被兵刃刺入。北周 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通中陷刃,疾甚 曹参;刮骨傅药…
光学钱 [ guāng xué qián ]
唐 代 咸通 年间由宰相等大臣捐输的兴学钱。《新唐书·刘允章传》:“﹝ 章 ﹞又建言:‘羣臣输光学钱治庠序,宰相五万…
纠慝 [ jiū tè ]
惩处邪恶。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五》:“夫象以典刑,揆诸《舜典》,则在流赎之先。而加桎梏,去冠饰,质之司寇,顾…
残秽 [ cán huì ]
邪恶污秽。《后汉书·种暠传》:“又奏请勑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遣案罪。”隋 王通《中…
沸溢 [ fèi yì ]
水翻滚漫出。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味淡则加之以盐,沸溢则增水而减火。”《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暑地热,则经水…
刺梨 [ cì lí ]
刺梨cì lí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
扇天卜 [ shàn tiān bǔ ]
宋 时风俗。流行于 山东 地区。宋 李石《续博物志》卷五:“山东 风俗,遇正月,取五姓女年十餘岁共卧一榻,覆之以衾,…
伍孚 [ wǔ fú ]
后汉、汝南吴房人,一说与伍琼为一人。字德瑜。灵帝时,官越骑校尉。献帝时,刺董卓未成,为卓所杀。见《后汉书·卷一百二》…
黄瓜 [ huáng guā ]
(一)、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卷须,叶子大,五角形,花黄色。果实圆柱形,通常有刺,成熟时黄绿色,是常见蔬菜。(二…
蒲龙艾虎 [ pú lóng ài hǔ ]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五月朔,家家悬硃符,…
单帖 [ dān tiē ]
(1).旧时官场中所用不折迭的名帖。亦称“ 单红帖 ”、“ 单红刺 ”。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五部及九卿於冢…
虱蛊 [ shī gǔ ]
同“蝨蛊”。旧传一种邪术。指以虱培育而成的蛊毒。《隋书·地理志下》:“然此数郡,往往畜蛊,而 宜春 偏甚。其法以五月…
五粮液 [ wǔ liáng yè ]
中国名酒之一。产于四川宜宾。以红高粱、糯米、大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制成。酒味醇厚,柔和甘美,无强烈刺激,属浓…
任瓌 [ rèn guī ]
唐、合淝人,字玮。高祖时,授榖州刺史,以讨王世充、徐圆朗、辅公佑等有功,拜邗州都督,寻调陕州,卒于官。见《唐书·卷九…
识业 [ shí yè ]
见识与学业。 南朝 梁 沉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 徐州 刺史 秀 风颖雋迈,识业标简。” 南朝 梁 任昉 《为…
箴儆 [ zhēn jǐng ]
犹规戒。《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韦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续资治通鉴…
来歙 [ lái xī ]
东汉,新野人。字君叔。仕于光武,官至中郎将。平隗嚣,进攻公孙述,蜀人大惧,遣刺客杀之。帝以歙蠩孝彰着,赠征羌侯,諡节…
野狐禅 [ yě hú chán ]
(一)、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 百丈禅…
禁推 [ jìn tuī ]
谓拘禁犯人加以推究审问。《北齐书·琅邪王俨传》:“儼 乃令 子宜 表弹 士开 罪,请付禁推。”《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
门閲 [ mén yuè ]
门第阀阅。《新唐书·张九龄传》:“帝怒曰:‘岂以 仙客(牛仙客)寒士嫌之邪?卿固素有门閲哉?’”《太平广记》卷三五一…
圣期 [ shèng qī ]
(一)、《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汉 王充《论衡·刺孟》:“五百年者,以为天出圣期也…
刺文裤 [ cì wén kù ]
绣有花纹的裤子。《太平御览》卷六九五引 南朝 梁 沉约 《俗说》:“ 谢仁祖 年少时,喜著刺文裤出郊郭外,其叔父誚责…
傅思让 [ fù sī ràng ]
宋代信都人。有勇力,善骑射。太宗时,官平川刺史,被契丹兵于唐兴口,四迁至容州观察使、知陇州卒。见《宋史·卷二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