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索 [ zhū suǒ ]
红绳。旧时端午节用以饰门户,谓可避邪恶。《后汉书·礼仪志中》:“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明 夏…
彩丝系虎 [ cǎi sī xì hǔ ]
旧俗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葫芦、樱桃等形状,以五彩丝线穿之,悬于钗头,或使小儿带之,以辟…
以宫笑角 [ yǐ gōng xiào jué ]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七伐 [ qī fá ]
语出《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 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
五倍子 [ wǔ bèi zǐ ]
寄生在盐肤木上的五倍子蚜虫刺激叶细胞而形成的虫瘿,表面灰褐色,含有鞣酸。可入药,也用于染料、制革等工业。也作五棓子。
牙队 [ yá duì ]
卫队。《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节度使、刺史所置牙队,许於军都内抽取。”《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每除…
病措大 [ bìng cuò dà ]
衰弱的书生。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胡承之 如病措大习白猿公术,操舞如度,击刺未堪。”
刺面 [ cì miàn ]
(1).即黥刑。在犯者面部刺字,涅以黑色。《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德光 每获 晋 人,刺其面,文曰‘奉敕不杀’…
五喘恶候 [ wǔ chuǎn è hòu ]
婴幼儿在疮豆、惊风、虚肿、吐泻、下痢五病中,若出现喘的症候,则提示预后不良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的危象。
妖邪 [ yāo xié ]
(一)、妖异怪诞。(二)、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三)、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四)、喻奸佞之人。(五)、犹夭斜。袅娜多…
五云谿 [ wǔ yún xī ]
若耶溪 的别名。北流入 镜湖。唐 徐浩 游此云:“曾子 不居 胜母 之閭,吾岂游 若邪 之谿?”遂改名 五云溪。唐 …
优歌 [ yōu gē ]
优人唱的歌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暇豫》优歌,远见 春秋 ;《邪径》童謡,近在 成 世:閲时取…
回互 [ huí hù ]
(一)、回环交错。(二)、曲折宛转。(三)、邪曲。(四)、亦作“廻互”。回环交错。(五)、往复;来回。(六)、转换,…
翳酿 [ yì niàng ]
古代一种去邪消灾的祭祷活动。《战国策·齐策五》:“中人祷祝,君翳酿,通都小县置社,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
僞论 [ wěi lùn ]
犹谬论,邪说。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酌三五以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
探刺 [ tàn cì ]
(一)、刺探,暗中侦察。《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黄门侍郎 樊严 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
挝妇翁 [ wō fù wēng ]
《东观汉记·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寧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亦见《…
五云溪 [ wǔ yún xī ]
若耶溪 的别名。北流入 镜湖 。 唐 徐浩 游此云:“ 曾子 不居 胜母 之閭,吾岂游 若邪 之谿?”遂改名 五云溪…
马王菜 [ mǎ wáng cài ]
即诸葛菜。叶似蔓菁,味苦多刺。相传为 五代 后梁 时 楚王 马殷 所遗,故名。参阅 宋 朱辅 《溪蛮丛笑》。
宾之初筵 [ bīn zhī chū yán ]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首章二句为:「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击刺 [ jī cì ]
(一)、用戈矛劈刺。《书·牧誓》“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孔 传:“伐谓击刺。”孔颖达 疏:“戈,谓击兵;矛,谓刺兵…
胜邪 [ shèng xié ]
古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
欧冶子 [ ōu yě zǐ ]
春秋时的铸剑师。尝为越王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一作市布)三剑。
勝邪 [ shèng xié ]
古剑名。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
叱羊肠 [ chì yáng cháng ]
令车马驰驱于羊肠险路。语本《汉书·王尊传》: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至 邛郲 九折阪,不欲以父母之遗体而犯此险阻,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