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 [ nèi lào ]
由于雨量过多,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积潦 [ jī lǎo ]
亦作“积涝”。成灾的积水;洪涝。
涔旱 [ cén hàn ]
涝灾与旱灾。
干涝 [ gàn lào ]
干旱和水涝。清 谢启昆《解州盐池歌》:“连年渠堰少乾涝,长垣委积丰比櫛。”
低洼 [ dī wā ]
比四周低的(地方):地势低洼。低洼地区必须及时采取防涝、排涝的措施。
乾涝 [ gān lào ]
干旱和水涝。 清 谢启昆 《解州盐池歌》:“连年渠堰少乾涝,长垣委积丰比櫛。”
防涝 [ fáng lào ]
防备发生涝灾
涝疏旱溉 [ lào shū hàn gài ]
谓庄稼受涝应疏通,受旱应灌溉。明刘基《官箴上》:“如农植苗,蚤夜孜孜,涝疏旱溉。”
潦旱 [ lào hàn ]
谓水涝与干旱。
雨潦 [ yǔ liáo ]
(一)、大雨积水。(二)、见“雨涝”。
水俭 [ shuǐ jiǎn ]
谓因水涝成灾而谷物歉收。
沥涝 [ lì lào ]
积水淹了农作物沥涝成灾
渍涝 [ zì lào ]
因洪涝而造成的地面积水。
旱涝 [ hàn lào ]
汉语词组,旱灾和涝灾的简称。
水旱从人 [ shuǐ hàn cóng rén ]
人们可以掌握和控制旱涝水情。
预防 [ yù fáng ]
事先防备:预防传染病。预防旱涝灾害。
涝地 [ lào dì ]
地势低下易被水淹的田地。也叫涝洼地。
涝灾 [ lào zāi ]
因涝害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霖潦 [ lín liáo ]
(一)、淫雨。亦指雨后的积水。(二)、大雨积水成涝。
防洪 [ fáng hóng ]
防备洪水成灾:修筑堤堰,疏浚河道,防洪防涝。
排涝 [ pái lào ]
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使农作物免受涝害。
宣泄 [ xuān xiè ]
(一)、使积水流出去: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二)、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宣泄心中的愤懑。(三…
十年九潦 [ shí nián jiǔ liáo ]
亦作“十年九涝”。几乎每年都闹水灾。《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如:这个地区,不只十年九涝,而…
龟孽 [ guī niè ]
灾变的一种。古人迷信,谓水涝则龟多出为孽。
风潦 [ fēng liáo ]
风灾和涝灾。《元史·世祖纪四》:“己未,檀 顺 等州风潦害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