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节操。
(一)、坚守节操。
汉 贾谊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让 也……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诗:“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序》:“逋臣处士,率抗节其间。” 苏曼殊 《岭南幽光录》:“﹝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国,以见诸公地下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节……皆死。”
抗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汉 贾谊 《治安策》,解释是坚守节操。
【抗的意思】:抗 kàng(ㄎㄤˋ) (一)、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二)、拒绝:抗议。抗上。抗命。 详情>
【节的意思】:节(節) jié(ㄐ一ㄝˊ) (一)、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二)、物体的分段 详情>
• 而源小臣抗节,尤人所难。
• 这的是毕竟被名为祸媒,抗节王门也。
• 若夫司牧居愆,方隅作戾,口顺勤王,心乖抗节。
• 三藏从子遐,为澶水丞,汉王反,抗节不从,以诚节闻。
• 是以朱云抗节求尚方斩马剑,欲以斩禹,以戒其余,可谓忠矣。
• 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杜门绝迹,不面伪庭。
• 清誉流传者有之,惠声卓著者有之,或以政才称,或以抗节显,或以奇术鸣,推之穷达异,隐显不一,人才之盛,载在史册,班班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