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鞭子抽打并责备询问。
(一)、鞭挞以责罚。
胡希明 《百年前广州丝织工人的生活及其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情怳·丝织工人的纪律》:“若果本馆人无理取闹者,更将原人鞭责,并革去馆底。”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怪不得锐气终于脱尽;脱尽犹可,还要看那‘笑吟吟’的‘讽刺’的‘天才’脸哩,这实在是对于灵魂的鞭责。”
鞭责,汉语词汇,拼音为biān zé,意思是鞭挞以责罚。
lash and call sb. to account
【鞭的意思】:鞭 biān(ㄅ一ㄢ) (一)、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二)、用鞭子抽打:鞭打 详情>
【责的意思】:责(責) zé(ㄗㄜˊ) (一)、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 详情>
• 子德载,以蒲鞭责之,便自投井。
• 汉明帝刘庄执法严峻,九卿显官多曾受到鞭责。
• 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 我就要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
• 此案议准,桑额枷号两月,鞭责一百,追还债务,发往打牲乌喇充打牲夫。
• 总督白钟山按治,夺官,下刑部论罪,当枷号鞭责,命贷之,往北路军营董粮饷。
• 或遇每月放假之日,罚令不准登岸,仍以若干日为度;或鞭责;或械击;或革退。
• 奴隶主贵族不仅对犯罪的人予以鞭扑,而且对于犯有小过错的平民或奴仆也动辄进行鞭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