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資源教室形式
词语读音:zī yuán jiāo shì xíng shì
首字拼音:Zi
词语拼音:zi yuan jiao shi xing shi
词语简拼:ZYJSXS
词语字数:六字词语
资源教室形式(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classroom)目录1 定义2 内容说明3 关键字4 参考资料 定义早期的文献资料显示资源教室的类型历经不同的演变过程,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资源教室的类型乃呈现不同的风貌,Hammill和Wiederholt(1972)首先提出在资源教室发展初期,所认定最适当的资源教室型态。此模式以不分类资源教室型态运作,服务对象包含身心障碍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普通班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到资源教室接受特殊教育教师的协助;身心障碍学生则可以被安置在自足式特殊班,但是也可以到资源班接受补救教学协助,身心障碍学生也可以被安置在普通班,且到资源班接受部分时间的补教教学,或是到校外诊疗机构接受语言训练等。 内容说明在此制度模式下,Hammill和Wiederholt将不分类资源教室当成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的行政协调中途站,此中途站的功能是协助与支持身心障碍学生得以成功在普通班级学习与生活,也包含自足式特殊班学生的部分回归主流,但是在提供教学内容时则主张分类别和补救学科导向的资源教室。资源教室的类型在此又可以分为对学生提供直接的教学协助,以及间接对普通班教师提供教材和教法的谘询和提供。此模式的提出是在美国于1975年通过公布特殊教育法(94-142公法)之前,基于特殊教育法的规定,资源教室以提供经过监定安置之身心障碍学生服务为主,然而资源教师在学区教育行政委员会许可下可以服务特殊状况之非身心障碍学生,但是各学区对于提供非身心障碍学生之服务人数仍有严格上限,原则上不得影响其原有法定身分之身心障碍学生的教育权益,各学区资源教室服务非身心障碍学生的人数比例,亦考量此年度特殊教育经费有多少比例是由普通教育经费支出,并且资源教室对这些非身心障碍学生并不需要依法提供个别化教育计划(IEP)(Bateman, 2004)。Hawisher 和Calhoun(1978)将资源教室运作分为三种模式:(诊断─个别教导模式(diagnostic-tutorial model);教材教法谘询教师模式(methods-materials teacher consultant model)和巡回资源教师模式(itinerant resource teacher )。诊断─个别教导模式的资源教室主要以直接提供学生教学介入为主,而以提供普
【资的意思】:资(資) zī(ㄗ) (一)、财物,钱财: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 详情>
【源的意思】:源 yuán(ㄩㄢˊ) (一)、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源头。(二)、事物的根 详情>
【教的意思】:教 jiào(ㄐ一ㄠˋ) (一)、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 详情>
【室的意思】:室 shì(ㄕˋ) (一)、屋子,房间,亦指家:居室。教室。会客室。温室。引狼入室。(二)、家,家族 详情>
【形的意思】:形 xíng(ㄒ一ㄥˊ) (一)、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详情>
【式的意思】:式 shì(ㄕˋ) (一)、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二)、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三)、典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