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查询| nqcx.com 首页|简繁体转换器|在线组词|新华字典|汉语词典
弄清查询 > 汉语词典 > D开头的词语 > di开头的词语 > 地质气候

地质气候[ dì zhì qì hòu ]

词语繁体:地質氣候

词语读音:dì zhì qì hòu

首字拼音:Di

词语拼音:di zhi qi hou

词语简拼:DZQH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词语解释

地质气候是指地质时代的气候状况。地质时期的气候只能根据动植物化石、地层沉积物以及冰川遗迹等间接材料来进行推断。例如,有岩盐和石膏沉积表明当时是干燥气候,有煤的存在可以推知当时是湿润气候。通过地层沉积物有孔虫的分析,可以了解当时海进海退的情况,通过地层中植物孢子和花粉的分析,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演变,并据以推断气候变迁。研究证实,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反复经历过多次大冰期气候,冰期到来时,极地冰盖扩展,中低纬高山也被冰雪覆盖。其中公认的最近的三次大冰期为:震旦纪大冰期、石岩-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在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寒冷的冰期是短暂的。90%以上的时间为温暖气候。详细解释 概述 地址气候是根据地质考察的各种证据(物质成分、沉积岩结构特点和生物化石等)推断的地球各地质时代的气候。又称古气候。 在地球演变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规模冰雪覆盖的扩展和退缩相互交替,有时大陆上覆盖着很大面积的冰原和冰川,气候寒冷,这时期称为冰期(又可称大冰期);冰原或冰川以较大幅度向低纬度地区推进时,也称为冰期。介于两个冰期之间的比较温暖的时期,冰川消融退缩,称为间冰期。这种寒暖波动的时间尺度大约为106-108年。前寒武纪以后,90%以上的时间,两半球的极地无冰。但全球至少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比较公认的有:前寒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和第四纪大冰期(距今200~300万年至1-2万年)。 一般认为,对地质时期温度的估计,从中生代(距今2.3-0.67亿年)起才比较可靠。那时的年平均气温在两极附近为8-10℃,赤道为25-30℃。 第三纪(距今0.67亿年至200~300万年)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中纬度地区气温缓慢降低,大约在14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温急剧下降,在南极首先出现了冰盖,在250万年前,冰岛出现过山岳冰川,紧接着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也形成冰盖。 第四纪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开始直到现在。第四纪气候以极地冰川和中高纬度地区的山岳冰川的覆盖为主要特征,又称第四纪大冰期。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出几次冰期和间冰期。第四纪的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度振幅,海上约为6℃,大陆上的温度波动较大,在冰盖的边缘地区如欧洲,约为12℃,但高山雪线处则为4-6℃。 冰期和间冰期温度的巨大变化,导致其他气候要素和自然地理因子的变化:

网络解释释义

地质气候是指地质时代的气候状况。地质时期的气候只能根据动植物化石、地层沉积物以及冰川遗迹等间接材料来进行推断。例如,有岩盐和石膏沉积表明当时是干燥气候,有煤的存在可以推知当时是湿润气候。通过地层沉积物有孔虫的分析,可以了解当时海进海退的情况,通过地层中植物孢子和花粉的分析,可以了解植物群落的演变,并据以推断气候变迁。研究证实,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反复经历过多次大冰期气候,冰期到来时,极地冰盖扩展,中低纬高山也被冰雪覆盖。

词语分字意思解释

地的意思】:地 dì(ㄉ一ˋ) (一)、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二)、地球或地 详情>

质的意思】:质(質) zhì(ㄓˋ) (一)、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 详情>

气的意思】:气(氣) qì(ㄑ一ˋ) (一)、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二)、呼吸:没气了 详情>

候的意思】:候 hòu(ㄏㄡˋ) (一)、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二)、看望 详情>

“地质气候”相关造句分字造句:

随着可供利用的有关地质气候资料成摞地增加,研究人员越来越密切地关注复杂的社会形态对于过去的气候变化是如何作出反应的。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地质气候的意思,地质气候的详细意思,DI ZHI QI HOU的意思,地质气候怎么读,DZQH是什么词语,地质气候是什么意思,地质气候读音,地质气候的意思解释,地质气候的拼音,地质气候词语意思释义,地质气候读什么,地质气候的近反义词有哪些,地质气候的反义词,地质气候怎么念,地质气候的同义词,地质气候的近义词等词语地质气候在线查询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词典在线查询查询

友情链接:姓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