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山蛩蟲
词语读音:shān qióng chóng
首字拼音:Shan
词语拼音:shan qiong chong
词语简拼:SQC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山蛩虫别名千足虫、百节虫、百脚陆、篦子虫、燕山蛩等,也称“北京山蛩虫”,体长而稍扁,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躯干计二十节。第2-4节各有一对步肢,自5节开始各有两对。臭腺孔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栖息潮湿耕地或石堆下、树木的背阴处,喜成群居,食腐殖质。也有伤害农作物的记录。分布我国各地。北方居多 特别是河北一带,主要集中出现在9月份。
【山的意思】:山 shān(ㄕㄢ) (一)、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 详情>
【蛩的意思】:蛩 qióng(ㄑㄩㄥˊ) (一)、蝗虫:“飞蛩满野”。(二)、蟋蟀:蛩唱。蛩响。 详情>
【虫的意思】:虫(蟲) chóng(ㄔㄨㄥˊ) (一)、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