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尚书·夏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疑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全书采用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人文现象作了描述。是我国地理学中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禹贡》是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对其作者说法不一,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此外还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
【禹的意思】:禹 yǔ(ㄩˇ) (一)、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禹域(指中国的疆域)。(二)、姓 详情>
【贡的意思】:贡(貢) gòng(ㄍㄨㄥˋ) (一)、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 详情>
• 在禹贡非他,於周制则那。
• 二府,皆为禹贡莱夷之地。
• 况近在禹贡所衍扬州之地哉。
• 禹贡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
• 这就是历史名山——禹贡碣石山。
• 所谓禹贡治水,春秋折狱,三百篇当谏书者,即此派思想之代表也。
• 可见,《禹贡》五服制度不会是古人的臆说,而是曲折地反映着龙山时代中原与四邻的相互关系。
• “江汉朝宗”出自《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即江汉汇流,朝宗归海,犹如各路诸侯去朝见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