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編磬
词语读音:biān qìng
成语注音:ㄅㄧㄢ ㄑㄧㄥˋ
首字拼音:Bian
词语拼音:bian qing
词语简拼:BQ
词语结构:AB式词语
词语字数:两字词语
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组磬组成
(一)、古代打击乐器。石制或玉制。一般为十六枚,应十二正律加四半律,按不同的大小、厚薄,从低音到高音,顺序排列,分两排悬于木架上,用小木槌击奏。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两人领着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编磬的,和六六三十六个佾舞的孩子,都立在堂上堂下。”
musical instrument consisting of a set of chime stones suspended from a beam and struck as a xylophone
【编的意思】:编(編) biān(ㄅ一ㄢ) (一)、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编结。编织。编扎。(二)、按一 详情>
【磬的意思】:磬 qìng(ㄑ一ㄥˋ) (一)、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二)、佛寺中使用 详情>
• 另配有二组石玉编磬与一对建鼓。
• 打击乐器多以编钟和编磬等乐器组成。
• 室内陈设编钟,编磬等乐器,定时演奏韶乐。
• 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
• 编磬是古代一种石制击打乐器,演奏方式很特别。
• 在编磬右侧有两人,执槌击建鼓,四人执矛舞蹈。
• 正殿左厅厅内陈列的是皇帝祭天时使用的编磬乐钟和祭器。
• 这首音乐以悠扬的竹笛曲调开头,之后又融入了编磬的打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