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立 [ fú lì ]
辅佐策立。《三国演义.第二回》:「大臣三十余员,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皇帝位。」
教帖 [ jiào tiè ]
公侯、大臣的书面命令。《三国演义》第六七回:“ 张辽 将教帖与 李典 、 乐进 观之。”
海内一统 [ hǎi nèi yī tǒng ]
天下统一。《三国演义.第二回》:「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
洋子江 [ yáng zi jiāng ]
即 扬子江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 洋子江 中,劫掠为生。”
不谐 [ bù xié ]
(一)、不顺利,不成功。(二)、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三国演义》
入寇 [ rù kòu ]
入侵;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窜犯倘吴、 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国演义》
围住 [ wéi zhù ]
包围。如:「团团围住」。《三国演义.第七回》:「孙坚被刘表围住,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
逐出 [ zhú chū ]
驱逐、赶出。《三国演义.第二回》:「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帝令武士逐出张钧。」
悉知 [ xī zhī ]
知道详尽。《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吾已悉知贤弟被害之事。当时即欲斩蔡瑁之首,以献贤弟。」
磨刀 [ mó dāo ]
刀与砥石相磨而使其锋利。《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
澆灌 [ jiāo guàn ]
倾注灌溉。《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不薄 [ bù bó ]
丰厚。《文选.曹植.赠丁仪诗》:「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我待彼不薄,彼必不害我。」
气满填胸 [ qì mǎn tián xiōng ]
形容极为气愤。《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谭叱曰:『汝弟见事曹操,汝怀二心耶?』评闻言,气满填胸,昏绝于地。」
倾覆重器 [ qīng fù zhòng qì ]
重器,指国家贵重的宝器,如鼎等。倾覆重器指使国家灭亡。《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罩身 [ zhào shēn ]
笼罩全身。《三国演义.第九回》:「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
盗马贼 [ dào mǎ zéi ]
偷窃马匹的小偷。《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阿多盗马贼耳,乃敢擅劫公卿,与我相抗,誓必诛之。」
答问如流 [ dá wèn rú liú ]
形容对答流畅。《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此時 秦宓 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扭断 [ niǔ duàn ]
拧断。《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庆童怀恨,夤夜将铁锁扭断,跳墙而出,迳入曹操府中,告有机密事。」
广盛 [ guǎng shèng ]
丰富而盛大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七回》:「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滚鞍 [ gǔn ān ]
从马鞍上迅速的翻滚下来。《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
德广 [ dé guǎng ]
德行温厚而广被。《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
屋梁 [ wū liáng ]
房屋的梁柱。《三国演义.第一零八回》:「其婢忽然反目切齿,飞身跳跃,头撞屋梁。」
眼若流星 [ yǎn ruò liú xīng ]
形容眼睛明亮。《三国演义.第一零回》:「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
金波玉液 [ jīn bō yù yè ]
jīn bō yù yè 金波玉液 比喻美酒。《三国演义》第三六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纳土献印 [ nà tǔ xiàn yìn ]
纳交领土,呈献国印。比喻臣服于人。《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