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削 [ xiāo xuē ]
(一)、犹剥削。(二)、谓消瘦。
髡削 [ kūn xuē ]
谓受髡刑,剃去须发。
琢削 [ zhuó xuē ]
(一)、雕刻,刻削。(二)、雕琢,修饰、锻炼文辞。
雕削 [ diāo xuē ]
比喻刻意求工。
酸削 [ suān xuē ]
酸痛之极。
籍削 [ jí xuē ]
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纤削 [ xiān xuē ]
纤细瘦削。
批削 [ pī xuē ]
批改删削。清 李渔《凰求凤·伙谋》:“文人口是刀,一经批削,没处翻招。”
欹削 [ qī xuē ]
倾斜陡峭。
敲削 [ qiāo xuē ]
敲诈剥削。
洒削 [ sǎ xuē ]
洒水磨刀。
书削 [ shū xuē ]
(一)、谓删削、修改文字。明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杨文贞公传》,王抑庵 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确…
斲削 [ zhuó xuē ]
(一)、亦作“斵削”。砍削。(二)、喻修饰文辞。(三)、摧伤损害。
逼削 [ bī xuē ]
谓山势陡峭直立,仿佛削过的一样。
瑑削 [ zhuàn xuē ]
犹雕刻。引申为精心推敲文字。
锄削 [ chú xuē ]
犹削除。唐 韩愈《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
摌削 [ chǎn xuē ]
伤害。
苛削 [ kē xuē ]
见“苛峭”。
刀削面 [ dāo xiāo miàn ]
一种面食,先用面粉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再用刀削成窄而长的面片儿,煮着吃。也叫削面。
剥削者 [ bō xuē zhě ]
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或劳动成果的人。
刮削器 [ guā xiāo qì ]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
日削月割 [ rì xuē yuè gē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剥削阶级 [ bō xuē jiē jí ]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巴金《<巴金选集>后记》:“不过那个时候我也懂得一件事情:地主…
笔削褒贬 [ bǐ xuē bāo biǎn ]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
瘦削不堪 [ shòu xuē bù kān ]
形容身体或脸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