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审 [ zhǔ shěn ]
主导审查。如:「这个研究计划将由丁教授主审。」最具权力的审查人员。如:「这个滚地球最后由主审判定为界外球。」
第二审 [ dì èr shěn ]
指上级法院按照上诉程序对第一审案件进行第二级审理。简称二审。
审美对象 [ shěn měi duì xiàng ]
亦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相对。指能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它在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
突审 [ tū shěn ]
突击审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审。
谛审 [ dì shěn ]
(一)、详审,仔细审核辨认。(二)、正确切实。
调审 [ diào shěn ]
(一)、调节审辨。(二)、谓计算审慎而精确。
审曲面势 [ shěn qǔ miàn shì ]
审曲面势(審曲面勢) 见“ 审曲面埶 ”。
审分 [ shěn fēn ]
(1).审定名分、职分。《吕氏春秋·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唐 白居易 《吟四虽》诗:“省躬审分何…
陪审制度 [ péi shěn zhì dù ]
由法官以外的公民作为陪审员参加法院审判工作的制度。各国的陪审制度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陪审员的职权不同。我国实行人民陪…
审议 [ shěn yì ]
审查讨论: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详究 [ xiáng jiū ]
(一)、详细探究。(二)、审察研究;审理究问。
审判组织 [ shěn pàn zǔ zhī ]
法院审判每一个案件的组织形式。有独任制和合议制两种。不同于法院内部常设的审理不同性质案件的机构(如刑事审判庭、民事审…
陪审 [ péi shěn ]
陪审员到法院参加案件审判工作
审期 [ shěn qī ]
(一)、确切的日期。(二)、审核或审讯的日期。
审详 [ shěn xiáng ]
(一)、仔细审察。(二)、熟知,知道。(三)、审理上报。
审正 [ shěn zhèng ]
(一)、明察正直。(二)、精审而正确。(三)、犹审定。
堂上 [ táng shàng ]
(一)、指父母。(二)、旧时受审讯的人称审案的官吏。(三)、旧指审讯问案的地方。
黨權 [ dǎng quán ]
(一)、结党专权。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鼇拜》:“皇祖(康熙)以 鼇拜 党权不法,怙恶弗悛,用人行政,专恣妄为,文武…
会审公廨 [ huì shěn gōng xiè ]
清末列强在中国租界内强行设立的审判机关。专门审判中外的互讼事件,审判官由外国领事或其委派人员充任,与中国会审官会同审…
天人共鉴 [ tiān rén gòng jiàn ]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送审 [ sòng shěn ]
方案等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审查:送审稿。
对簿公堂 [ duì bù gōng táng ]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朝审 [ cháo shěn ]
明 清 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 明 天顺 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
审判厅 [ shěn pàn tīng ]
旧时高等、地方和初级审判厅的通称。 清 朝末年设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在京师及各省、府、县分设高等、地方和初级审判厅…
闭庭 [ bì tíng ]
指一次法庭审理程序或整个审判程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