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灵 [ zī líng ]
(一)、资质性灵。(二)、涵育性灵。
利齿伶牙 [ lì chǐ líng yá ]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灵籥 [ líng yuè ]
即灵橐。隋 江总《建初寺琼法师碑》:“老 惊灵籥,孔 惜逝川。”参见“灵橐”。
灵巧 [ líng qiǎo ]
灵活而巧妙:心思灵巧。他的手挺灵巧,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
灵警 [ líng jǐng ]
(一)、空灵精妙。(二)、灵敏机警。
三灵 [ sān líng ]
(一)、指日、月、星。《汉书·扬雄传上》:“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三灵,日、月…
跪灵 [ guì líng ]
跪伏在灵位或灵柩前面。
孝帏 [ xiào wéi ]
悬挂在灵床或灵柩前的帷帐。
假梦通灵 [ jiǎ mèng tōng líng ]
借梦中以通神灵也。《昭明文选·潘岳·寡妇赋》:「愿假梦以通灵兮,目烱烱而不寝。」翰注:「假,借也。通灵,通夫之神灵也…
傅融 [ fù róng ]
后魏清河人。性豪爽,与三子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见《魏书·卷七十》。
鹫羽 [ jiù yǔ ]
(1).鹫的羽毛。可制箭羽。《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麟胶角触之弓,鷲羽射鵰之箭。”(2…
巧捷 [ qiǎo jié ]
(一)、灵巧敏捷。(二)、灵巧方便。
陵堂 [ líng táng ]
陵墓内停灵柩或设灵位的厅屋。
至灵 [ zhì líng ]
(一)、极灵妙。(二)、指极灵异的神物。
惺惺 [ xīng xīng ]
(一)、聪明;机灵。(二)、聪明机灵的人。
五老帝君 [ wǔ lǎo dì jūn ]
拼音:wǔ lǎo dì jun 解释: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
笨手笨脚 [ bèn shǒu bèn jiǎo ]
形容动作不灵活或手脚不灵巧。
灵帷 [ líng wéi ]
悬挂于灵堂中的幕帐。也作灵帏。
灵飙 [ líng biāo ]
(一)、亦作“灵飇”。亦作“灵颷”。(二)、神风。
孝堂 [ xiào táng ]
治丧时停放灵床或灵柩的厅堂。
灵丹圣药 [ líng dān shèng yào ]
灵丹圣药(靈丹聖藥) 见“ 灵丹妙药 ”。
灵壁 [ líng bì ]
(一)、亦作“灵璧”。地名。(二)、即灵壁石。
心有灵犀一点通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比喻双方心灵相通,彼此心思互相了解。灵犀(xī):传说犀牛…
炳灵 [ bǐng líng ]
(一)、焕发灵气。(二)、闪烁的灵气。
灵耀 [ líng yào ]
亦作“ 灵燿 ”。亦作“ 灵曜 ”。 1.天。 汉 徐干 《中论·历数》:“夫歷数者,圣人之所以测灵耀之賾而穷玄妙之…
【词语拼音】líng jiù
【词语解释】(一)、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灵鷲山,説《般若法华》处。”唐 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却将山屐上丹梯。”清 谭嗣同《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月黑深林歗猨狖。”
(二)、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传说由 印度 飞来。宋 苏轼《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莫宿 灵鷲。”金 元好问《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清 厉鹗《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灵鷲 约同登。”
(三)、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溱水》:“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山本名 虎羣山,亦曰 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四)、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灵山,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五)、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峰有 真容院,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清 陈梦雷《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