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山 [ líng jiù shān ]
山峰名。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释尊曾在此说法。我国亦多沿用此名泛称佛教圣地。如浙江杭县的飞来峰称为「灵鹫」。…
灵鹫 [ líng jiù ]
(一)、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 曾在此…
鹫岭 [ jiù lǐng ]
(一)、鹫山。(二)、借指佛寺。(三)、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
普济寺 [ pǔ jì sì ]
位于普陀山灵鹫峰下的寺庙。明万历年间建造,原名为前寺。
灵鹫功 [ líng jiù gōng ]
灵鹫宫 [ líng jiù gōng ]
兀鹰 [ wù yīng ]
兀鹫。
攀和 [ pān hé ]
和人诗词的谦词。犹奉和。 宋 苏轼 《答灵鹫遵老书》:“扇子妙句,开发良多,本欲攀和,恐久立大众。”
鹫台 [ jiù tái ]
即 鹫峰。
雷火双鹫 [ léi huǒ shuāng jiù ]
雷火道人饲养的两只白鹫。
坐山雕 [ zuò shān diāo ]
秃鹫。
鹫岩 [ jiù yán ]
鹫山。
秃鹰 [ tū yīng ]
动物名。鸟纲鹫鹰目。为一种大型鹫。全身黑灰色,头部颈部只有稀疏的绒毛,性猛烈。产于蒙古。也称为「秃鹫」。
灵鹫飞龙 [ líng jiù fēi lóng ]
灵鹫禅寺 [ líng jiù chán sì ]
鹫翎 [ jiù líng ]
即鹫羽。
鹫峯寺 [ jiù fēng sì ]
鹫峯寺寺名。
鹫山 [ jiù shān ]
灵鹫山 的省称。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故名。相传 释迦牟尼 曾…
鹫头 [ jiù tóu ]
即 鹫山。其形似雕头,故称。
鹫峰 [ jiù fēng ]
(一)、鹫山。(二)、代称佛寺。
猛禽 [ měng qín ]
凶猛的鸟类,如鹫、鸢、鸮、隼、、雕等。
耆阇崛山 [ qí dū jué shān ]
梵语的译音,又译为灵鹫山、灵鸟山、灵鸟顶山。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为释迦牟尼说法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
灵山 [ líng shān ]
(一)、道家指蓬莱山。(二)、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三)、借指昆仑山。(四)、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五)、道…
贯船 [ guàn chuán ]
首尾连接的船只。 宋 赵蕃 《昨见子畅尉曹与灵鹫长老年公用蕃船字韵唱酬佳什用韵呈年老》:“几思杖策礼金仙,闻道客来如…
鹫岳 [ jiù yuè ]
(一)、见“鷲岳”。(二)、亦作“鷲岳”。即鹫山。亦代称佛地。
【词语拼音】líng jiù
【词语解释】(一)、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灵鷲山,説《般若法华》处。”唐 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却将山屐上丹梯。”清 谭嗣同《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月黑深林歗猨狖。”
(二)、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传说由 印度 飞来。宋 苏轼《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莫宿 灵鷲。”金 元好问《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清 厉鹗《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灵鷲 约同登。”
(三)、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溱水》:“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山本名 虎羣山,亦曰 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四)、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灵山,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五)、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峰有 真容院,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清 陈梦雷《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