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成乐 [ xiū chéng lè ]
汉代乐章名,叔孙通所奏作。《汉书·礼乐志》:「高祖时,叔孙通因奏乐人制宗庙乐。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美神明既飨也。…
飞章 [ fēi zhāng ]
(一)、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二)、迅急上奏章。
手疏 [ shǒu shū ]
(一)、亲手书写奏章。(二)、亲笔陈奏。(三)、亲笔书写。
疏封 [ shū fēng ]
(一)、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二)、奏疏;奏章。
奏版 [ zòu bǎn ]
犹奏牍,写在版牍上奏章。《陈书·徐陵传》:“ 陵 进读奏版时, 安成王 殿上侍立,仰视 世祖 ,流汗失色。”
泛声 [ fàn shēng ]
亦作“泛声”。演奏时为使乐音和谐合于节奏,配衬轻弹缓奏的虚声,称“汎声”。也叫散声或和声。
舞曲 [ wǔ qǔ ]
配合舞蹈的节奏作成的乐曲,多用来为舞蹈伴奏。
击石弹丝 [ jī shí tán sī ]
指奏乐。
奏工 [ zòu gōng ]
见“ 奏功 ”。
条疏 [ tiáo shū ]
犹条奏。
拜疏 [ bài shū ]
上奏章。
洽奏 [ qià zòu ]
合奏。
举乐 [ jǔ lè ]
奏乐。
听允 [ tīng yǔn ]
采纳允准。 唐 钱珝 《代史馆王相公让相位第一表》:“隳胆献书,期於听允。” 唐 钱珝 《代史馆王相公让相位第二表》…
奏可 [ zòu kě ]
谓奏请之事被允准。《汉书·武帝纪》:“丞相 綰 奏:‘所举贤良,或治 申 、 商 、 韩非 、 苏秦 、 张仪 之言…
敷奏 [ fū zòu ]
陈奏,向君上报告。《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孔 传:“敷,陈;奏,进也。” 南朝 梁 任昉 …
谏猎书 [ jiàn liè shū ]
指 汉 司马相如 劝谏狩猎的奏章。亦泛指劝谏的奏章。
协奏曲 [ xié zòu qǔ ]
指由一个独奏者(奏小提琴、钢琴等)和一个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大型器乐曲,一般由三个乐章组成。
上书奏事 [ shàng shū zòu shì ]
上书皇帝有所奏禀也。《大清律例·吏律·公式·上书奏事犯讳》:「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
仰奏 [ yǎng zòu ]
谓谨奏也。《宋书·礼志》:「大鸿胪称臣,一拜仰奏请行事。」
傍角儿 [ bàng juér ]
(一)、为主角配戏或伴奏。(二)、指为主角配戏或伴奏的人。
吹律 [ chuī lǜ ]
(一)、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二)、指吹奏管乐。
间奏曲 [ jiān zòu qǔ ]
最初指在歌剧或戏剧中幕间演奏的器乐合奏曲。19世纪后亦指一种形式较自由的器乐独奏曲。
起乐 [ qǐ lè ]
奏乐。
挥抹 [ huī mǒ ]
弹奏。
【词语拼音】jù zòu
【词语解释】备文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京察之制,三品京堂由部开列事实具奏。”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三十九年七月,内阁奉上諭:‘各省学道原不差遣翰林官员,嗣后各省学道宜将翰林官员一并差遣,尔等与翰林院会议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