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 [ liù jiā ]
(一)、指 先秦 至 汉 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 司马谈 有《论六家之要指…
三魂 [ sān hún ]
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元,三曰幽精。见《云笈七籤》卷十三。
邻里乡党 [ lín lǐ xiāng dǎng ]
1:‘周制1邻=5家,1里=5邻,1党=500家,1乡=12500家。泛称一乡的人。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三长制,…
士家 [ shì jiā ]
魏 晋 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万户实 河南 …
完饭 [ wán fàn ]
旧时风俗。结婚后次日或第三天女家去男家送“三朝礼”,叫做“完饭”。《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耐到第三日,亲家…
虽是 [ suī shì ]
虽然。《水浒传》第三二回:“虽是你们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难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家伯虽是回过几次家…
出家归道 [ chū jiā guī dào ]
离开家庭,皈依佛门。唐陈子昂《为人请子弟出家表》:“请以当家子弟三两人奉为高宗大帝,出家归道。”
大友之家 [ dà yǒu zhī jiā ]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大家庭,是企业家心灵滋养的家园。大友之家主要包含三项服务内容:大友俱乐部、大友会、大有企管顾问。大友…
一家人 [ yī jiā rén ]
一个家庭的成员。亦比喻自己人。《西游记》第三三回:“比较甚么?道人见道人,都是一家人。”《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你瞧…
廪食 [ lǐn shí ]
(一)、仓储的粮食。(二)、公家供给口粮。(三)、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做朝 [ zuò cháo ]
旧俗婚后第三日新娘出见亲属叫做朝。《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梁氏 道:‘密地择了人家,在我哥哥家聘,不要通女孩…
居国 [ jū guó ]
(一)、统治国家。(二)、指所统治之国。(三)、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
三戟 [ sān jǐ ]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 李岘 与兄 峘 、 峄 同居 长兴里 第,门列三戟。 张俭 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
隔三差五 [ gé sān chà wǔ ]
每隔不久;时常:她隔三差五回娘家看看。也作隔三岔五。
中际 [ zhōng jì ]
佛家以前际、中际、后际为三际,犹言三世。中际即现在世。
喒家 [ zán jiā ]
我。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看者看者喒争鬭,都教死在喒家手。”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 项王 为…
旧邦 [ jiù bāng ]
(一)、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二)、故都。(三)、三国魏鼓吹曲名。
门馆 [ mén guǎn ]
(一)、家塾:门馆先生。(二)、家塾教师。(三)、官僚、贵族供门客住的房屋。
三邻 [ sān lín ]
(一)、三个邻国。《左传·昭公七年》:“备御三邻。”杜预 注:“言 齐、晋、越 将伐 鲁 而取之。”(二)、二十四家…
一日三覆 [ yī rì sān fù ]
一日三覆 同“ 一日三復 ”。《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於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 宫縚 …
家量 [ jiā liàng ]
指大夫私家的斗斛。《左传·昭公三年》:“﹝ 陈氏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低收入户 [ dī shōu rù hù ]
总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依现行社会救助办法,分为三类:一、全家人口均无工作能力,无收益及恒产,非靠救助无法生活者。…
吾家 [ wú jiā ]
(一)、我家。(二)、犹我。(三)、我的同宗。
三家分晋 [ sān jiā fēn jìn ]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
三代同堂 [ sān dài tóng táng ]
家里有三辈人同时在世,孙子辈,爸妈辈,爷爷奶奶辈三代人。
【词语拼音】sān jiā shī
【词语解释】汉时传授诗经的三家:鲁人申培所传为鲁诗、齐人辕固所传为齐诗、燕人韩婴所传为韩诗,均属今文经,立于学官,合称为「三家诗」。今仅存其遗说,独韩诗外传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