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服 [ chēng fú ]
见“称伏”。
廋伏 [ sōu fú ]
指伏兵。
影抱 [ yǐng bào ]
犹影伏。
偃倒 [ yǎn dǎo ]
倒伏。
厌捍 [ yàn hàn ]
压伏。
二伏 [ èr fú ]
中伏。
踞伏 [ jù fú ]
蹲伏。
岁时伏腊 [ suì shí fú là ]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伏魔 [ fú mó ]
使恶魔降伏。皇甫冉〈赠普门上人〉诗:「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难乎爲继 [ nán hū wéi jì ]
不容易持续。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元帝三》:“赵充国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餘年而羌人復反,吾故曰:难乎为继也。”…
罔伏 [ wǎng fú ]
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孔 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
将臣 [ jiāng chén ]
武臣。与儒臣相对。《新唐书·李福传》:“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先零 [ xiān líng ]
(一)、早凋。(二)、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城坞 [ chéng wù ]
作为屏障的小型城堡。《后汉书·西羌传·滇良》:“遂夹 逢留大河 筑城坞,作大航,造 河 桥,欲度兵击 迷唐 。”
伏走 [ fú zǒu ]
伏地而行。《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之禽兽。」
影伏 [ yǐng fú ]
龟产卵于近水洞穴,使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发育化生。因其不由母体伏卵孵化,故称影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
摘奸发伏 [ tī jiān fā fú ]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连绵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伏鳞 [ fú lín ]
水中潜伏之鱼类。《子华子·阳城胥渠问》:「飞羽伏鳞,无以幸其生矣。」
心潮起伏 [ xīn cháo qǐ fú ]
起伏:时上时下。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不定,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青堂 [ qīng táng ]
(1).见“ 青棠 ”。(2).即 青堂羌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瞎氊 死, 青堂 首领 瞎药鸡罗…
洗脾饮 [ xǐ pí yǐn ]
名称:洗脾饮 别名:洗脾饮 组成:当归、天花粉、赤芍、黄芩、穿山甲、金银花、羌活、白芷、连翘各等分。
伏腊 [ fú là ]
(一)、亦作“伏臈”。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 死,并葬…
隐窜 [ yǐn cuàn ]
隐伏躲藏。
藏伏 [ cáng fú ]
潜伏,隐藏。
【词语拼音】fú qiāng
【词语解释】县名,唐置。属甘肃省,民国改名甘谷。参阅「甘谷」条。《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巩昌府》:「伏羌县,古冀戎地,秦武公十年,置冀县,汉属天水郡,东汉为汉阳郡治。唐武德三年,改为伏羌县,仍置伏州,八年,州废,县属秦州。」;《清史稿·地里志》:「甘肃巩昌府,县七,伏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