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蠹 [ lì dù ]
指吏胥的弊害。
政病 [ zhèng bìng ]
政治上的弊端。
做鬼儿 [ zuò guǐ ér ]
暗为私弊之谓。
弊絶风清 [ bì jué fēng qīng ]
弊害之事绝迹﹐不正之风廓清。语本宋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顺﹐风清弊絶。"
弊末 [ bì mò ]
弊风末俗。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 汉 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 孝文 为称首。”
疵毛 [ cī máo ]
吹毛求疵;挑毛拣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这么一比,就分出上下,解决问题。但也有弊病。疵毛的家伙,叽叽…
蠹敝 [ dù bì ]
亦作“蠧敝”。见“蠹弊”。
奸敝 [ jiān bì ]
亦作“奸敝”。见“姦弊”。
弊多利少 [ bì duō lì shǎo ]
指弊端超过有利。
弊孔 [ bì kǒng ]
发生弊害的漏洞。
顿弊 [ dùn bì ]
困顿弊败;败坏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宋.苏轼《教战守策》
弊帷 [ bì wéi ]
《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敝,同“弊”。因以“弊帷”借指马死。
边弊 [ biān bì ]
边防方面的弊端。
掎摭 [ jǐ zhí ]
(一)、指摘掎摭利弊。
锢弊 [ gù bì ]
积重难返的弊端。錮,通“痼”。
氛浊 [ fēn zhuó ]
(一)、尘浊之气。(二)、喻弊端。
除奸革弊 [ chú jiān gé bì ]
除掉坏人,改革弊端。
时患 [ shí huàn ]
(一)、犹时弊。(二)、时祸。
锢陋 [ gù lòu ]
难于更改的陋规。錮,通“ 固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首改前弊》:“併访本地积习錮陋诸弊,逐款开列。”
有一利即有一弊 [ yǒu yī lì jí yǒu yī bì ]
见“有一利必有一弊”。
匡正 [ kuāng zhèng ]
纠正;改正:匡正时弊。
切政 [ qiē zhèng ]
谓切谏时政弊端。
流弊 [ liú bì ]
由于事物本身不完善或工作中有偏差而产生的弊端,也指相沿袭而成的弊端。
救时厉俗 [ jiù shí lì sú ]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杜弊清源 [ dù bì qīng yuán ]
杜绝弊端,廓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