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病 [ yǐn bìng ]
(一)、犹隐痛。(二)、潜藏着的弊病。
疵国 [ cī guó ]
有弊病之国。言政教不善。
宿弊一清 [ sù bì yī qīng ]
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痼弊 [ gù bì ]
长期存在不易消除的弊病。
五疾 [ wǔ jí ]
(一)、五种残疾。(二)、五种弊病。
阙政 [ quē zhèng ]
有缺陷或弊病的政治措施。
切中时弊 [ qiè zhòng shí bì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时政利病 [ shí zhèng lì bìng ]
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
四病 [ sì bìng ]
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极弊 [ jí bì ]
(一)、极其衰败。(二)、严重的弊病。
大患 [ dà huàn ]
(一)、大的祸患、灾难。(二)、大的弊病。
轻重之短 [ qīng zhòng zhī duǎn ]
指对于事情考虑不周到的弊病。
蛊弊 [ gǔ bì ]
亦作“蛊敝”。事情积久形成的弊病。
沉疴宿疾 [ chén kē sù jí ]
疴:病;宿: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
暗病 [ àn bìng ]
(一)、暗疾。(二)、引申指较难觉察的弊病。
利病 [ lì bìng ]
(一)、犹利弊,利害。(二)、优劣。(三)、利于治病。
辞医 [ cí yī ]
意为以言词或文章疗灸人世间之弊病。
八病 [ bā bìng ]
谓作诗在声律上应当避忌的八种弊病。
掎摭利病 [ jǐ zhí lì bìng ]
掎摭:指摘;利病:好坏。形容品评善恶、好坏、利弊。
尪弊 [ wāng bì ]
亦作“尩弊”。衰病疲困。《晋书·皇甫谧传》:“臣以尩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髮林阜,人纲不闲,鸟兽为羣。”
切中时病 [ qiē zhōng shí bìng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病徵 [ bìng zhǐ ]
(一)、疾病的征候。(二)、谓弊病所在。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
不治之症 [ bù zhì zhī zhèng ]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去除不掉的祸患或弊端。
遗传病 [ yí chuán bìng ]
(一)、指由上代遗传给后代的疾病。(二)、借指古代或旧时遗传下来的社会弊病。
创病 [ chuàng bìng ]
伤病。亦谓伤病者。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 振臂一呼,创病皆起。”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如此则虽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