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録 [ zhāi lù ]
摘要抄录;选取抄录。 明 钱德洪 《<传习录中>序》:“昔 南元善 刻《传习録》於 越 ,凡二册。下册摘録先师手书,…
短歌行 [ duǎn gē xíng ]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短歌行》 宋 郭茂…
齿録 [ chǐ lù ]
(一)、收录;录用。《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前后奉表,贡使相望……未审津涂寇险,竟不仰达,为天朝高远,未蒙齿録…
鸦髻 [ yā jì ]
古代妇女的发髻。宋 李行中《赋佳人齅梅图》诗:“蚕眉鸦髻缕金衣,折得梅花第几枝。”明 汤式《柳营曲·春思》套曲:“鸦…
贮録 [ zhù lù ]
储藏,收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母好食鐺底焦饭。 遗 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輒贮録焦饭,…
僧録司 [ sēng lù sī ]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
戊申録 [ wù shēn lù ]
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乃命先过戊申録。録如人间词状,首冠人生辰,次言姓…
减字 [ jiǎn zì ]
唐 宋 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
甘鼎 [ gān dǐng ]
鼋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鼋》:“《清异録》:黿名甘鼎。”
参録 [ cān lù ]
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
序立 [ xù lì ]
按品级站立。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司録入院,诸官於堂上序立,司録揖,然后坐。”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
虑囚 [ lǜ qiú ]
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虑,通“録”。《汉书·隽不疑传》“每行县録囚徒还”唐 颜师古 注:“省録之,知其情状有寃滞与不也…
碧竪 [ bì shù ]
亦作“碧竖”。制作茶叶的人。清 周亮工《闽小纪》卷上:“延邵 呼制茶人为碧竪。富沙 陷后,碧竪尽在緑林中矣。”清 周…
采録 [ cǎi lù ]
(一)、采纳录用;采纳。《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採録,使身首分裂,异…
校録 [ xiào lù ]
订正著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 清 方苞 《文王十三…
量才録用 [ liáng cái lù yòng ]
酌量才能,收录任用。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録用。” 毛泽东 …
誊録院 [ téng lù yuàn ]
宋 始置,明 清 沿之。科举考试时负责誊录士子试卷的机构。《宋史·选举志一》:“﹝ 景德 ﹞八年,始置誊録院,令封印…
雅旧 [ yǎ jiù ]
(1).故旧。 北朝 齐 魏收 《上<魏书十志>启》:“攷之雅旧,咸乖实録。”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敢…
御辩 [ yù biàn ]
驾驭世变。辩,通“变”。语本《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郭象 注:“御六气之变者,即是游变化…
佛曲 [ fó qǔ ]
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
记年 [ jì nián ]
(一)、编年记事。《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二)、记得年月。宋 刘攽《午…
武夷君 [ wǔ yí jūn ]
古代传说中 武夷山 的仙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武夷君 用乾鱼。”司马…
受符 [ shòu fú ]
接受天之符命。指做皇帝。《晋书·文苑传·应贞》:“五德更运,应録受符。”
诬僞 [ wū wěi ]
指虚假不实之词。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三:“臣于《日録》,未见全帙,知其为私史而已……考詆诬讥玩之词,见 蔡卞…
録纪 [ lù jì ]
图箓预示之年代。録,通“籙”。《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尚书中候》:“帝尧 即政,荣光出 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