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囚 [ jué qiú ]
亦作“决囚”。指判决囚犯死刑或执行死刑。
逃刑 [ táo xíng ]
逃避刑罚。《左传·定公十四年》:“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
失刑 [ shī xíng ]
谓当刑而未处刑。《国语·晋语三》:“失刑乱政,不威。”韦昭 注:“有罪不杀为失刑。”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郡王谋…
威刑不肃 [ wēi xíng bù sù ]
威:权威;刑:刑律;肃:整肃。权威和法纪都不能整肃。
争辟 [ zhēng pì ]
(一)、指刑律。《左传·昭公六年》:“火见,郑 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藏争辟焉。”林尧叟 注:“藏争罪之法…
论囚 [ lùn qiú ]
定罪并处决囚犯。《后汉书·陈庞传》:“秦 为虐政,四时行刑,圣 汉 初兴,改从简易。萧何 草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
千秋节 [ qiān qiū jié ]
(一)、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 唐玄宗。《唐会要·节日》:“开元 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説 等,上…
犯罪 [ fàn zuì ]
一切危害社会触犯刑法而应处以刑罚的行为。
刑法学 [ xíng fǎ xué ]
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
数罪并罚 [ shù zuì bìng fá ]
对同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制度。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包括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数罪;在判决之后,缓刑、假释考验期内犯数罪;刑…
束杖 [ shù zhàng ]
(一)、捆起来的刑具。(二)、收起刑具。参见“束杖理民”。
夏鮌 [ xià gǔn ]
即 鲧。传说为 尧 舜 时代的部落首领。禹 之父。由 四岳 推举,奉 尧 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 羽山。《吕氏春秋…
刑政 [ xíng zhèng ]
刑法政令。《国语·周语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纷。”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
禁杀日 [ jìn shā rì ]
法令或习俗规定禁杀的日期。《唐律·断狱·立春后不决死刑》:“诸立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虽不待时,若於…
钻钻 [ zuàn zuàn ]
方言。寻找;访求。《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你两个可也能!那里钻钻的这门物儿来孝顺我哩?” 黄肃秋 校注:“踅磨、寻找…
大刑 [ dà xíng ]
重刑。
司狱 [ sī yù ]
(一)、掌管刑狱的官员。(二)、元刑部设司狱司,明因之。
刑不上大夫 [ xíng bù shàng dà fū ]
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係引,不使人颈盩,不捽…
罢民 [ bà mín ]
(一)、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周礼·秋官·司圜》:“掌收教罢民。”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
严刑峻法 [ yán xíng jùn fǎ ]
(一)、严厉的刑罚,苛刻的法令。(二)、使法令刑罚严厉起来。
刑典 [ xíng diǎn ]
刑法,法典。《周礼·天官·大宰》:“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隋书·经籍志二》:“ 齐武帝 时,於…
刑禁 [ xíng jìn ]
刑罚禁令。《周礼·地官·乡师》:“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魏书·刑罚志》:“ 魏 初,礼俗纯朴,刑禁疏简。…
隆刑 [ lóng xíng ]
严刑,重刑。《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汉 何休 注:“梁 君隆刑峻法,一家犯罪,四家坐之,一国之…
箠令 [ chuí lìng ]
笞刑之法。《汉书·刑法志》:“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
上木驴 [ shàng mù lǘ ]
谓被处极刑。木驴是将犯人凌迟处死的一种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