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 [ yī fēng shū ]
(一)、一封信。(二)、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三)、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铸刑书 [ zhù xíng shū ]
(一)、春秋 时代 郑 晋 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 人铸刑书。”杜…
秋官 [ qiū guān ]
(1).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暤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大暤 以龙…
决期 [ jué qī ]
旧指秋后处决死囚的日期。《清史稿·刑法志三》:“朝审秋决,係刑狱重典。朕必详閲招案始末,情形允协,令死者无冤。今决期…
献楚 [ xiàn chǔ ]
指 春秋 时 卞和 向 楚王 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秋荼密网 [ qiū tú mì wǎng ]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司寇 [ sī kòu ]
(一)、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刑狱和纠察。后世用大司寇作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刑人 [ xíng rén ]
(一)、加刑于人。《礼记·王制》:“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旧唐书·刑法志》:“自今已后,令与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
虐刑 [ nüè xíng ]
残酷的刑罚。《晏子春秋·问下十》:“民无怨治,国无虐刑,则可处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 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
朝士 [ cháo shì ]
(一)、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二)、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刑德 [ xíng dé ]
(一)、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
朝审 [ cháo shěn ]
明 清 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 明 天顺 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
刑名师爷 [ xíng míng shī yé ]
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人来了,就到督署去求见那位刑名师爷。”瞿秋白《文…
布宪 [ bù xiàn ]
(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周礼·秋官·布宪》:“布宪,掌宪邦之刑禁。”(2).颁布法令。《国语·周语下》:“布宪…
主稿官 [ zhǔ gǎo guān ]
清 代每年秋季由朝廷派员会审外省死刑案件,各省按察使和布政使参加,按察使称主稿官,主办拟定判决文书事宜。《清文献通考…
议故 [ yì gù ]
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皇帝的故交旧友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二曰议故…
令以木铎 [ lìng yǐ mù duó ]
古宣传政令以木铎警众。《周礼·秋官·小司寇》疏:「振以木铎使静听之,告之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大秋 [ dà qiū ]
◎ 大秋 dàqiū(1) [harvest season in autumn]∶九、十月份收割高粱、…
沈雨 [ shěn yǔ ]
久雨。 晋 郭璞 《省刑疏》:“去秋以来,沉雨跨年,虽为金家涉火之祥,然亦是刑狱充溢,怨叹之气所致。”《资治通鉴·齐…
耗荒 [ hào huāng ]
(一)、同“耄荒”。空虚。汉 扬雄《太玄·棿》:“鬼神耗荒,想之无方,无冬无夏,祭之无度。”范望 注:“耗,空也。荒…
余志 [ yú zhì ]
明、建宁人,字志学。天顺进士,官刑部主事,迁石阡知府。着有《桥门》、《秋台集》。见《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七十四》。
以刑致刑 [ yǐ xíng zhì xíng ]
以刑致刑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
刑种 [ xíng zhǒng ]
刑罚种类的简称。中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
监候 [ jiān hòu ]
(一)、古代官名。掌观察天文。(二)、在清代,被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而暂时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监候。
暮霞 [ mù xiá ]
晚霞。 南朝 梁 江淹 《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