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蛇羹 [ sān shé gēng ]
广东 名菜。以三种毒蛇肉制成的羹。
九雉 [ jiǔ zhì ]
犹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长三丈为雉。
畔岸 [ pàn àn ]
(一)、放纵任性。(二)、边际。(三)、范围,限制。
牙筹 [ yá chóu ]
(一)、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算筹。(二)、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酒筹。(三)、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更筹。(四)、象牙或…
陶家 [ táo jiā ]
(一)、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二)、烧制陶器的人。(三)、指晋诗人陶潜。
糖醋 [ táng cù ]
(一)、糖和醋。(二)、加入糖和醋的。(三)、用制糖或制淀粉的下脚料,通过酒精或醋酸发酵的方法而制成的食醋。
瓦鬲 [ wǎ gé ]
古代陶制的炊器。三足,形似鼎而无耳。
品调 [ pǐn diào ]
(一)、品格。(二)、各种曲调。(三)、品尝调制。
治服 [ zhì fú ]
(一)、办理丧事。(二)、准备行装。(三)、制服。
家族制度 [ jiā zú zhì dù ]
生产资料为家庭所有,法律、礼教以保护家庭为基础,一切由家长支配的制度。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制刑 [ zhì xíng ]
谓制订刑法也。《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左传·昭公十四年》:「治国制刑。」;《墨子·尚同中》:「昔…
隘制 [ ài zhì ]
控制。隘,通“ 阨 ”。《管子·揆度》:“ 共工 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余一余三 [ yú yī yú sān ]
《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孔颖达疏:“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而当年所用。二年又留…
编制 [ biān zhì ]
(一)、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制成器物:用柳条编制的篮子。(二)、编造;制订:编制计划。(三)、军队、工矿企业、学校、…
割截 [ gē jié ]
(一)、割断;截断。(二)、谓从中截取。(三)、制克。
修立 [ xiū lì ]
(一)、制定。(二)、修建。(三)、修身而有所成就。
略定 [ lüè dìng ]
(一)、攻克平定。(二)、犹稍定。(三)、大体制定。
大两 [ dà liǎng ]
(一)、隋 唐 时以三两为一大两。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药方中一大两,即今之三两,隋 合三两为一两。”清 顾炎…
夫屋 [ fū wū ]
谓古代井田制,百亩为“夫”,三夫为“屋”。一屋三夫互相担保,以缴纳赋税。
生盐 [ shēng yán ]
(一)、出产盐。(二)、未经精制的盐。(三)、即岩盐。
分立 [ fēn lì ]
(一)、分别独立。(二)、分别制定。(三)、分别设立。
埏埴 [ shān zhí ]
(一)、和泥制作陶器。(二)、陶器。(三)、陶冶;培育。
规度 [ guī dù ]
(一)、规则法度。(二)、规模形制。(三)、规划测度。
敕授 [ chì shòu ]
唐 制,朝廷封授六品以下官称“敕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
御人 [ yù rén ]
有三种:1、侍女;侍妾。2、制驭他人;驾驭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