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手 [ zhān shǒu ]
(一)、用手接触:雪花一沾手就化了。(二)、比喻参与某事:这事一沾手就甩不掉。
讬钵 [ tuō bō ]
(一)、手托钵盂。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到斋堂用膳或向施主家乞求布施,都手托钵盂。(二)、指乞食。
佛母 [ fó mǔ ]
(一)、佛教名词。大乘佛教称“般若”(意为“智慧”)为诸佛之母。(二)、释迦牟尼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称佛之姨母大爱道…
锋手 [ fēng shǒu ]
犹好手。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瓮 梁溪 酒,胆大心雄选锋手。”参见“ 好手 ”。
西瞿陀尼 [ xī qú tuó ní ]
即 西牛货洲。佛经所说四大部洲之一。参见“西牛货洲”。
合十 [ hé shí ]
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两掌在胸前对合(十:十指):双手合十。
手脚无措 [ shǒu jiǎo wú cuò ]
手脚无措(手脚無措) 同“ 手足无措 ”。《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府尹 胡师文 ,见了上司批文,慌得手脚无措。”参…
仙释 [ xiān shì ]
犹言仙佛。 清 陈维崧 《五福降中天·丙辰元旦和蘧庵先生韵》词:“任他仙释,筭换了年光,也应沾臆。”参见“ 仙佛 ”…
中千世界 [ zhōng qiān shì jiè ]
佛家语。佛经谓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参见“ 三千大千世界 ”。
观法 [ guān fǎ ]
(一)、观察法度。(二)、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齿印 [ chǐ yìn ]
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
跳虱 [ tiào shī ]
即跳蚤。 茅盾 《手的故事》:“猴子的手能剥香蕉皮,也能捉跳虱,然而猴子的手终于不是人的手。”参见“ 跳蚤 ”。
选手 [ xuǎn shǒu ]
被选上参加比赛的人:乒乓球选手。
五十三参 [ wǔ shí sān cān ]
佛教传说,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元汤式《嘲妓名…
参弹 [ cān dàn ]
弹琴的一种手法。《淮南子·脩务训》:“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
骨分 [ gǔ fēn ]
佛的遗骨。亦借指仙佛的身体。 唐 紫微孙处士 《送王懿昌酒》诗:“将知骨分到仙乡,酒饮金华玉液浆。”参见“ 骨身 ”…
树经 [ shù jīng ]
佛教语。刻于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唐 武则天《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参见“贝叶经”。
真说 [ zhēn shuō ]
佛典谓佛有二种说法,一为真说,一为俗说。如说无常等、蕴处界等、念住等,属真说。见 锡兰 所传《论事·大品》第一章。参…
钵囊 [ bō náng ]
僧人盛放钵盂的袋子。《四分律·杂揵度之二》:“手捉鉢难护持,佛言:听作鉢囊盛,不繫囊口。鉢出,佛言:应绳繫,手捉鉢囊…
翔手 [ xiáng shǒu ]
犹拱手。两手放在当胸,手心一朝上,一朝下。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正身翔手,右捧左授,自州之戺…
暮礼晨参 [ mù lǐ chén cān ]
暮礼晨参(暮禮晨參) 谓早晚礼佛参禅。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三折:“[ 牛员外 云]我每日家暮礼晨参。[正旦唱]…
四机 [ sì jī ]
(一)、用兵的四个方面的机密或机宜。(二)、佛家指人天机、二乘机、菩萨机、佛机。参阅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十下。
皈依 [ guī yī ]
(一)、也作归依。(二)、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叫三皈依。(三)、泛指全心全意地…
捏脚捏手 [ niē jiǎo niē shǒu ]
捏脚捏手 同“捏手捏脚”。《水浒传》第三一回:“﹝ 武松 ﹞径踅到 鸳鸯楼 胡梯边来,捏脚捏手,摸上楼来。”参见“ …
空手 [ kōng shǒu ]
◎ 空手,空手儿 kōngshǒu,kōngshǒur徒手,赤手空手搏熊罴猛兽空着两手;一无所获他在外边混了几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