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奴 [ ā nú ]
(1).尊长对卑幼者以及夫妻间的昵称。(1)兄称弟。《晋书·周顗传》:“ 顗 性宽裕而友爱过人,弟 嵩 尝因酒瞋目谓…
佛子 [ fó zǐ ]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圆测 [ yuán cè ]
唐代一代高僧的法号。(公元613~696)本新罗人。十五岁游学长安,从法常、僧辩学习经论。玄奘回国后,前往就学,精研…
成唯识论 [ chéng wéi shì lùn ]
佛教典籍。十卷。唐玄奘译。为一部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着作,属于集注性质的论书。玄奘依弟子窥基建议,取印度十大唯识论师…
失誤 [ shī wù ]
错误、差错。《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平王刘揖传》:「更审考清问,着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而反命于下吏。」《红楼梦…
竺乾 [ zhú qián ]
(一)、天竺。古 印度 的别称。《弘明集·正诬论》:“老子 即佛弟子也。故其经云:‘闻道 竺乾,有古先生,善入泥洹,…
公案学 [ gōng àn xué ]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
三刀六洞 [ sān dāo liù dòng ]
三刀六洞 帮会规矩。如果做了无可挽回的错事,请求对方恕罪,就得用利刃在自己的身体上对穿三个窟窿,此之谓“…
弗吊 [ fú diào ]
(1).不善。《书·大诰》:“弗弔!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孙星衍 疏:“弔者, 郑 注《费誓》‘无敢不弔’云:‘…
关谘 [ guān zī ]
(一)、征询。《南齐书·郁林王纪》:“乃谋出 高宗 於 西州,中勑用事,不復关諮。”《南齐书·江祏传》:“高宗 虽顾…
任子 [ rèn zǐ ]
(一)、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汉书·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驁,不通古今……宜明选求贤,除任子…
密谛 [ mì dì ]
佛教谓微妙而真实的法门。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奴家归纔三日,到得 庐山 ,幸遇 腾空 尊师,他许我道骨…
容饰 [ róng shì ]
装饰;打扮。《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殫其学。”《周书·柳虯传》:“﹝ …
显密 [ xiǎn mì ]
(一)、谓官位显赫而参与机密。《南史·谢晦传》:“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显密,福过灾生。”(二)、指佛教显、密二…
噶当派 [ gá dāng pài ]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
俱珍那 [ jù zhēn nà ]
城名。梵语Kundina之译音,一作俱陈那。释尊最初之弟子ājnāta-Kaunndinya之出身地。中印度南部。俱…
阿难陀 [ ā nán tuó ]
梵语的译音。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 斛饭王 之子, 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置之高阁 [ zhì zhī gāo gé ]
置之高阁(置之高閣) 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二塲三塲,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塲。”…
五力 [ wǔ lì ]
(一)、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
塔庙 [ tǎ miào ]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
写染 [ xiě rǎn ]
(一)、书写。宋 彭汝砺《途中早起寄兄弟》诗:“新诗如有得,写染寄归翰。”(二)、指书法、绘画、文章等。元 关汉卿《…
讲诵 [ jiǎng sòng ]
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
杖锡 [ zhàng xī ]
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晋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
回马枪 [ huí mǎ qiāng ]
[释义](名)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的枪法。 [构成]偏正式:回马(枪 [例句]杀他一个回马枪。(作宾语)英文翻…
霍夫曼 [ huò fū màn ]
①恩斯特·特奥多尔·霍夫曼(ernsttheodoramadeushoffmann,1776-1822)。德国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