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子 [ mù ní zǐ ]
亦称“ 牟尼珠 ”。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
含梗 [ hán gěng ]
形容心情不畅快。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别来能几时,浮…
贫游 [ pín yóu ]
贫贱时交游的友人。 南朝 宋 鲍照 《与伍侍郎别》诗:“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映日果 [ yìng rì guǒ ]
无花果的别名。即佛书中的优昙钵树。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花果》。
功课 [ gōng kè ]
(一)、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他每门功课都很好。(二)、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做完功课再看电视。(三)、佛…
真乘 [ zhēn chéng ]
佛家谓真实的教义。 唐 知玄 《答僧澈》诗:“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餘。”《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 龙树 …
杂经 [ zá jīng ]
隋 智果 所分佛经三大类别中之一类。《隋书·经籍志四》:“ 大业 时,又令沙门 智果 ,於 东都 内道场,撰诸经目,…
格义 [ gé yì ]
用该文化原有的概念,去解释从另一语言文化翻译来的新观念。格义源于早期佛教传入汉地时,沙门用老、庄等外典比附解释佛法。…
白马驮经 [ bái mǎ tuó jīng ]
在汉朝时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用了一匹白马驮经,建造了白马寺纪念这匹白马,所以有了白马驮经的传说。
鸠槃茶 [ jiū pán chá ]
犹鸠盘荼。《佛藏经·念僧品》:“若人作是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是夜叉,是乾闥婆,是鳩槃茶,是法是非法,作是分别已…
迁谢 [ qiān xiè ]
(一)、犹言衰退败落。《南齐书·武帝纪》:“宋 德将季,风轨陵迟,列宰庶邦,弥失其序,迁谢遄速,公私凋弊。”唐 骆宾…
梁皇忏 [ liáng huáng chàn ]
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 梁武帝 初为 雍州 刺史时,夫人 郗氏 性酷妒,病死。
课颂 [ kè sòng ]
拼音:kè sòng 解释: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因其冀…
灵利 [ líng lì ]
◎ 灵利 línglì[clever;bright;quick-witted] 灵巧,麻…
嘛呢轮 [ má ne lún ]
藏 传佛教信徒祈祷用的法物。形如小桶,周刻“六字真言”,中贯以轴,其内装有纸印经文,执于手中转动,同时口念“六字真言…
无量劫 [ wú liàng jié ]
佛教谓计数不尽的时节。佛经言天地从生成至毁灭为一劫。《隋书·经籍志》:“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
鸠盘茶 [ jiū pán chá ]
(一)、犹鸠盘荼。(二)、鳩槃茶:犹鸠盘荼。《佛藏经·念僧品》:“若人作是分别,是男是女,是天是龙,是夜叉,是乾闥婆…
细夫 [ xì fū ]
小民。明 祝允明《前闻记·近时人别号》:“自餘閭市村曲细夫未尝无别号者。”清 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
剧词 [ jù cí ]
亦作“ 剧辞 ”。台词。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一:“譬如同为剧词,并假定所发挥的正是同样的四种作用,但一用散…
佛书 [ fó shū ]
佛典。唐 严维《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无相无作’,虽出佛书,…
贤劫 [ xián jié ]
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 释迦佛 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
自我中心主义 [ zì wǒ zhōng xīn zhǔ yì ]
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或观念,完全以个人为主,而不考虑别人。从人类发展观点而言,一个人在婴幼儿或儿童…
等无间缘 [ děng wú jiàn yuán ]
佛教语。四缘之一。亦译为“次第缘”。等,为等同之义。无间,指心及诸心所之前念后念生灭相续,其中无他法间隔。《大毘婆沙…
念想 [ niàn xiǎng ]
想念。元 白朴《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水浒传》第三三回:“自从别了兄长之后,…
禅宗 [ chán zōng ]
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要求修行时静坐敛心,止息杂念,认为这样持之以恒即能达到某种神秘境界。相传南朝宋末天竺(古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