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 [ ròu wán ]
一种特定食物的丸子,通常为猪肉的或肉的代用品。
赤盐 [ chì yán ]
(一)、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二)、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三鬴 [ sān fǔ ]
古代一般年成每人每月的食米数量,指喻菲薄的俸禄。
户灶 [ hù zào ]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名同灶而食的兵吏编为一户灶。
镂鸡子 [ lòu jī zǐ ]
刻画花纹的鸡蛋。亦指在鸡蛋上刻画花纹。古代的一种风俗,流行于 六朝、唐 代寒食节。
燕飨 [ yàn xiǎng ]
(一)、亦作“燕享”。亦作“燕飨”。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二)、以酒食祭神。(三)、泛指以酒食款待人。(四)、见…
滑甘 [ huá gān ]
(一)、古时用以给菜肴调味的佐料。(二)、代指甘美的食物。
贵粟 [ guì sù ]
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肉可共啖 [ ròu kě gòng dàn ]
晋代郭舒度量宏大的事。出处:《晋书·郭舒传》:“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
和成 [ hé chéng ]
(一)、谓饮食适量。(二)、谓和合成婚。(三)、古代郊祀乐曲名。
漕运 [ cáo yùn ]
指历代王朝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税粮 [ shuì liáng ]
元 明 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一》:“成宗 大德 六年,申明税粮条例,復定 上都、河间 输纳之期…
八簋 [ bā guǐ ]
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六食 [ liù shí ]
(一)、六谷所作的食物。(二)、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
薇歌 [ wēi gē ]
古代 孤竹君 之二子 伯夷、叔齐 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
食举 [ shí jǔ ]
(1).古代举行某些典礼时吃所举的肺和脊背肉等。《仪礼·士昏礼》:“皆祭举、食举也。” 贾公彦 疏:“举,谓举肺,以…
粢食 [ zī shí ]
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孔颖达 疏:“粢食不凿,谓以…
稍食 [ shāo shí ]
古代指官府按月发给的官俸。《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均其稍食。” 郑玄 注:“稍食,禄稟。” 贾公彦 疏:“…
一日三餐 [ yī rì sān cān ]
指一日内的三餐,古代朝食称饔,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飧。
辟奠 [ pì diàn ]
(一)、指古代举行丧礼小敛时,搬移祭品。(二)、泛指撤去酒食。
尺板 [ chǐ bǎn ]
古代官吏上朝或见上官时记事用的手板。参见“尺板斗食”。
宴飨 [ yàn xiǎng ]
(一)、亦作“宴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二)、指设宴飨客。(三)、谓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四)、以酒食款待宾…
积膳 [ jī shàn ]
古代招待国宾的膳食和供国宾途中使用的牢米薪刍等。
侑宾 [ yòu bīn ]
古代宴会,主人为示殷勤,用财物赠客,以助食兴,谓之侑宾。
祝哽祝噎 [ zhù gěng zhù yē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