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疎 [ qīng shū ]
见“清疏”。
渠疎 [ qú shū ]
见“渠疏”。
戚疎 [ qī shū ]
犹亲疏。
凶疎 [ xiōng shū ]
见“凶疏”。
轻疎 [ qīng shū ]
见“ 轻疏 ”。
顽疎 [ wán shū ]
见“顽疏”。
拙疎 [ zhuō shū ]
见“拙疏”。
弛谬 [ chí miù ]
犹疏失。
义疏 [ yì shū ]
疏解经义的书。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论语义疏》、 清 郝…
诃贬 [ hē biǎn ]
呵斥贬责。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六:“昔时同游,各以盛年,自喜僕在众中年最少,志趣为最疏阔,每抵掌论议訶贬今世人…
既灌 [ jì guàn ]
谓禘祭第一次献酒以后。《论语·八佾》:“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邢昺 疏:“言未杀牲先酌鬱鬯酒灌地,以求神…
乾沐浴 [ gān mù yù ]
我国古代导引方法之一。其法,每于夜卧时,自以手摩四肢、胸腹等十数遍,以调和肢体,疏通气血。参阅 蒲处贯 《保生要录》…
举疏 [ jǔ shū ]
上疏。
佚忽 [ yì hū ]
疏忽。
疏浚 [ shū jùn ]
疏通淤塞的河道、港口为了船的吃水,港口仍在疏浚
浚渫 [ jùn xiè ]
疏浚。
决导 [ jué dǎo ]
疏导。
导款 [ dǎo kuǎn ]
疏通。
疏密 [ shū mì ]
(一)、稀疏与稠密。(二)、疏远与亲密。(三)、松散与坚密。
舆冕 [ yú miǎn ]
车乘衣冠。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解讲疏》:“暨七月既望,乃敬捨宝躯,爰及舆冕,自缨已降,凡九十九物,愿以此力…
简散 [ jiǎn sàn ]
疏阔散漫。
通瘀 [ tōng yū ]
疏通瘀滞。
稀穊 [ xī jì ]
犹言疏密。
蠲疏 [ juān shū ]
消除疏通。
诠贯 [ quán guàn ]
阐说疏解。
【词语拼音】zì shū
【词语解释】(一)、谓自求与之疏远。《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二)、犹自解。宋 苏洵《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