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期 [ zì qī ]
(一)、自己期望;自许。唐 韩愈《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宋 陆游《书怀》诗:“老死已无…
寅恭谐协 [ yín gōng xié xié ]
恭谨协和。明张居正《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
澡心 [ zǎo xīn ]
(1).改过自新。《新唐书·李勉传》:“ 勉 入见帝曰:‘寇乱之污半天下,其欲澡心自归无繇。如尽杀人,是驱以助贼也。…
疏松 [ shū sōng ]
使松散疏松土壤松散土质疏松
疏衰 [ shū shuāi ]
即齐衰。丧服中“五服”之一,规格次于斩衰。《仪礼·丧服》:“疏衰裳:齐牡麻絰,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屨,三年者。”郑…
浚治 [ jùn zhì ]
(一)、疏浚。(二)、濬治:疏通河道,修治水利。
任生 [ rèn shēng ]
任其自然以生也。汉、班固《白虎通·情性》:「象水之化,须待任生也。」疏证:「水,旧作大,讹。又无须待之二字,卢据《御…
一家章句 [ yī jiā zhāng jù ]
谓疏解经籍,自成一家之学。汉王充《论衡·程材》:“是以世俗学问者,不肯竟经明学,深知古今,急欲成一家章句。”
率略 [ lǜ lüè ]
(一)、粗疏;疏忽。(二)、草率;简略。
亲疏 [ qīn shū ]
关系的亲近和疏远:不分亲疏,一视同仁。
淮汭 [ huái ruì ]
淮水 弯曲处。《左传·定公四年》:“蔡侯、吴子、唐侯 伐 楚,舍舟於 淮 汭,自 豫章 与 楚 夹 汉。”孔颖达 疏…
积塞 [ jī sāi ]
积滞堵塞。《明史·河渠志一》:“若海口则自 隆庆 三年海啸,壅水倒灌低洼之地,积瀦难洩,宜时加疏濬,毋使积塞。”
疏贱 [ shū jiàn ]
(一)、亦作“疎贱”。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二)、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三)、疏远轻视。
疏勒 [ shū lè ]
古 西域 诸国之一。王莽 时称 世善,唐 名 佉沙。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一带。其治 疏勒城,即今 疏勒县。…
疏闲 [ shū xián ]
(一)、见“疏閒”。(二)、亦作“疏闲”。清闲;安逸。
疏淡 [ shū dàn ]
(一)、稀疏;不浓密。(二)、疏远淡漠。
烛知 [ zhú zhī ]
明察洞悉。《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自非上智之主,烛知物情……则近者日亲,远者日疏。”明 李贽《孔融有自然之性…
上淫 [ shàng yín ]
与辈分较自己高之女子私通也。又称上烝。《左传·桓公十六年》:「初,衞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注:「夷姜,宣公之庶母也。…
议斥 [ yì chì ]
拟议斥逐。 明 马从聘 《议处科场疏》:“夫禁例在前,公议在后,而诸生甘自蹈之,即照例议斥,原不为过。” 明 赵南星…
密密疏疏 [ mì mì shū shū ]
疏密相间的样子。宋辛弃疾《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词:“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
志高才疏 [ zhì gāo cái shū ]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清疏 [ qīng shū ]
(一)、亦作“清疎”。清朗;疏朗。(二)、稀疏。
疏影 [ shū yǐng ]
(1).疏朗的影子。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
疏斥 [ shū chì ]
亦作“疎斥”。疏远排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渠挐 [ qú ná ]
即渠疏。《广雅·释器》:“渠挐谓之杷。”参见“ 渠疏 ”。
【词语拼音】zì shū
【词语解释】(一)、谓自求与之疏远。《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二)、犹自解。宋 苏洵《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