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诵 [ láng sòng ]
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诵玩 [ sòng wán ]
诵读玩味。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启》:“承拜置前,诵玩亡斁。”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借从怀袖归,…
先芬 [ xiān fēn ]
祖先的美德。 宋 梅尧臣 《张侍郎中隐堂》诗:“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清 冯桂芬 《归砚山房图序》:“祖德可述…
依於 [ yī yú ]
相依也。元好问诗:「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元、张养浩〈牡丹〉诗:「明窗净几相依于。」
散郎 [ sàn láng ]
官名。郎官之一种。《晋书·夏侯湛传》:“而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唐 …
外裔 [ wài yì ]
谓边远的地方。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铁云 年十四,随父官 粤 西,与 安南 贡使赋《铜柱诗》相赠答,传…
讽诵 [ fěng sòng ]
(一)、抑扬顿挫地诵读:讽诵古诗。(二)、背诵。
传诵不绝 [ chuán sòng bù jué ]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过目成诵 [ guò mù chéng sòng ]
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很强。《宋史·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成诵:能背诵出来。
吟诵 [ yín sòng ]
吟咏诵读:吟诵唐诗。
任嘏 [ rèn gǔ ]
三国魏人,旐之子,字昭先。年十四始学,三年诵五经皆究其义。文帝时,官黄门侍郎,累迁河东太守,所在化行。见《后汉书·卷…
占毕 [ zhàn bì ]
(一)、诵读,吟诵。(二)、亦作“佔嗶”。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
诵习 [ sòng xí ]
诵读而熟习,也指诵读复习。
颂语 [ sòng yǔ ]
谓诵读先古之书。颂,通“诵”。
嗟咏 [ jiē yǒng ]
(一)、犹赞诵。(二)、赞叹吟诵。
诵咒 [ sòng zhòu ]
(一)、亦作“诵呪”。念咒语。(二)、诵经,念经。
家传人诵 [ jiā chuán rén sòng ]
家传人诵(家傳人誦) 见“ 家传户诵 ”。
口诵心惟 [ kǒu sòng xīn wéi ]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弦诵 [ xián sòng ]
弦歌和诵读,指学校教学弦诵不辍
口诵心维 [ kǒu sòng xīn wéi ]
口诵心维(口誦心維)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礼部﹞谓内书堂宜进 世则…
传诵 [ chuán sòng ]
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他的英雄事迹在群众中到处传诵。
小诵 [ xiǎo sòng ]
指年小时所诵习的典传。《大戴礼记·保傅》:“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王聘珍 解诂:“简闻,谓所…
歌诵 [ gē sòng ]
(一)、吟诵,歌唱。《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晋 杜预 注:“恐众畏险,故听其歌诵。”(二)、歌颂。《后汉…
暗诵 [ àn sòng ]
默诵;背诵。《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多所暗诵,无不究其义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凡大历…
口不绝吟 [ kǒu bù jué yín ]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