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诵夏弦 [ chūn sòng xià xián ]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倍诵 [ bèi sòng ]
背诵。倍,通“背”。清 方苞《左华露遗文序》:“年十二能倍诵五经,游庠序有闻。”
讲钞 [ jiǎng chāo ]
讲诵与疏抄。
呗声 [ bài shēng ]
诵经唱偈声。
宣疏 [ xuān shū ]
诵读祝祷文。
嚅哜 [ rú jì ]
谓吟诵,品味。
讲念 [ jiǎng niàn ]
谓说法诵经。
学诵 [ xué sòng ]
指学诗;诵诗。
赞呗 [ zàn bài ]
(一)、佛教语。讽诵经文。(二)、以短偈形式赞唱的宗教颂歌。(三)、指诵经。
昌诵 [ chāng sòng ]
吟诵。昌,通“唱”。
熟背 [ shú bèi ]
精熟地背诵。
噪口 [ zào kǒu ]
谓众口传诵。
耳诵 [ ěr sòng ]
闻即能成诵。
诵记 [ sòng jì ]
背诵和记忆。
诵言 [ sòng yán ]
(一)、指诵读经书之言。《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郑玄 笺:“贪恶之人,见道听…
赞梵 [ zàn fàn ]
谓讽诵经文。
起忏 [ qǐ chàn ]
指诵经拜忏。
讽传 [ fěng chuán ]
谓背诵记取。
祇夜 [ qí yè ]
梵文音译。意为讽诵,指在佛经经文后用作讽诵的偈语,多为诗歌、韵文。
口藏 [ kǒu cáng ]
口诵之经藏。
梵诵 [ fàn sòng ]
谓佛家诵经。
梵声 [ fàn shēng ]
念佛诵经之声。
诵弦 [ sòng xián ]
(1).诵读诗歌。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詔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礼在瞽宗…
诵述 [ sòng shù ]
诵读传述;讲述。
白念 [ bái niàn ]
不配乐的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