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郎官之一种。《晋书·夏侯湛传》:“而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唐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上在东宫,闻宫人诵 稹 歌诗而善之,及即位,谭峻 归朝,献 稹 歌诗百餘篇。上问:‘稹 安在?’对曰:‘今为散郎。’”
(一)、官名。郎官之一种。
《晋书·夏侯湛传》:“而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 唐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上在东宫,闻宫人诵 稹 歌诗而善之,及即位, 谭峻 归朝,献 稹 歌诗百餘篇。上问:‘ 稹 安在?’对曰:‘今为散郎。’”
散郎,汉语词语,读音是sàn láng,意思是官名。郎官之一种。
【散的意思】:散 sàn(ㄙㄢˋ) (一)、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二)、分布, 详情>
【郎的意思】:郎 láng(ㄌㄤˊ) (一)、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二)、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详情>
• 有常朝散郎,录其家一人。
• 功授朝散郎,龙图阁待制。
• 绍圣年间进士,官终朝散郎。
• 转朝散郎、尚书金部员外郎。
• 王硕,字镇国,宋朝散郎。
• 朝散郎,建安知县,广州通判。
• 特授朝散郎、提举华州云台观。
•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