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苦 [ yuān kǔ ]
(一)、冤屈和痛苦。(二)、使受冤屈和痛苦。
屈意奉承 [ qū yì fèng chéng ]
屈意、委屈自己的意思。奉承、讨好别人。屈意奉承指低声下气的讨好别人。如:「他对老板一味的屈意奉承,真让人感到肉麻。」
不屈挠 [ bù qū náo ]
释义犹「不屈不挠」。见「不屈不挠」条。01.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苏)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
诎膝请和 [ qū xī qǐng hé ]
诎:通“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才过屈宋 [ cái guò qū sòng ]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情见力屈 [ qíng xiàn lì qū ]
qíng xiàn lì qū 情见力屈(情見力屈) 同“ 情见势屈 ”。《汉书·韩信传》:“今足下举勌敝之兵,顿之…
虬屈 [ qiú qū ]
亦作“虯屈”。盘屈貌。 宋 刘子翚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诗:“尝闻 旴江 藤,苍崖走虯屈。” 明 袁宗道 《三忠祠纪…
含冤负屈 [ hán yuān fù qū ]
含冤负屈(含冤負屈) 亦作“ 含冤受屈 ”。有冤未申,遭受委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
诎寸信尺 [ qū cùn xìn chǐ ]
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
挫屈 [ cuò qū ]
屈折,屈辱。《南史·范泰传》:“百年逋寇,前贤挫屈者多矣。” 宋 范仲淹 《奏葛宗古》:“纵蒙朝廷宽贷,亦须降充近下…
龙蠖 [ lóng huò ]
(一)、《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蠖”指屈伸。(二)、指以屈求伸,走捷径…
临难不屈 [ lín nán bù qū ]
lín nàn bù qū 临难不屈(臨難不屈) 犹言临危不惧。《旧唐书·刘弘基传》:“ 高祖 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
九约 [ jiǔ yuē ]
九屈。
挠节 [ náo jié ]
屈节。
挠挫 [ náo cuò ]
屈服。
枉屈 [ wǎng qū ]
委屈。
屈蠖 [ qū huò ]
指屈身的尺蠖。亦比喻委屈不得志。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檇李》诗:“蹇予屈蠖归 南都 ,君亦蟠龙卧 东海 。” 清 …
伏虎降龙 [ fú hǔ jiàng lóng ]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抱委屈 [ bào wěi qu ]
抱屈。
诎曲 [ qū qǔ ]
屈曲。
蠖曲 [ huò qǔ ]
蠖屈。
枉遏 [ wǎng è ]
屈抑。
曲纡 [ qǔ yū ]
委屈。
郁屈 [ yù qū ]
(一)、盘屈。(二)、屈曲貌。(三)、形容攒聚之状。(四)、郁积,郁结。
跼屈 [ jú qū ]
屈曲。清 卢若腾《岛居随录》卷下:“小猫犬食黍米,其脚跼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