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业 [ ān yè ]
安于本业。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是以行者劝务,而止者安业。”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徵役百端,农夫…
国常 [ guó cháng ]
国家的典章、法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国语·越语下》:“肆与大夫觴饮…
镌斥 [ juān chì ]
谓削去官职。《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绍定二年》:“请申飭监司、郡守,自今所属闕官,以次摄事,毋得差非见任官。如有违,其…
阿从 [ ā cóng ]
阿附曲从。《汉书·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非议詔书大不敬,霸 阿从不举劾…
弄口 [ lòng kǒu ]
(一)、谓拨弄口唇。如剔牙之类。《礼记·曲礼上》“毋刺齿”汉 郑玄 注:“为其弄口也,口容止。”孔颖达 疏:“口容止…
变焦镜头 [ biàn jiāo jìng tóu ]
可调整焦距的镜头。变动镜头的焦距,物像的大小亦随之改变,因此毋须改变摄影位置,即可因焦距的变动而使影像大小的范围适合…
侵渎 [ qīn dú ]
亦作“ 侵黷 ”。侵犯侮慢。《国语·楚语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属民,使復…
八伯 [ bā bó ]
(一)、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尧舜时皆有。(二)、晋代郗鉴、阮放、卞壸、蔡谟、胡毋辅之、阮孚…
拾唾余 [ shí tuò yú ]
亦作“拾餘唾”。同“拾人涕唾”。清 袁枚《再示儿》诗:“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餘。”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论文…
谈屑 [ tán xiè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胡毋彦国 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刘孝标 注:“言谈之流,靡靡如解木出屑也。”…
深谿 [ shēn xī ]
深谷。《墨子·明鬼下》:“虽有深谿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贵赤卫 [ guì chì wèi ]
元 代的宿卫禁军之一。《元史·兵志二》:“贵赤卫:至元 二十四年立。”明 权衡《庚申外史·己亥》:“贵赤卫 韩僉事 …
违延 [ wéi yán ]
违抗拖延。《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八回:“圣旨已到,谁敢违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仰各…
吉禄 [ jí lù ]
吉祥幸福。《左传·哀公九年》:“若 帝乙 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唐 邵真《义井记》:“彼丰福吉禄,繁荣重…
布鼓雷门 [ bù gǔ léi mén ]
在雷门前击布蒙的鼓。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贻笑大方。《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
应役 [ yìng yì ]
受征召服劳役。《元典章·兵部三·蹉打船只》:“各处提调官送少壮人丁应役,毋令老幼不堪之人充应。”《清史稿·礼亲王代善…
訾给 [ zī gěi ]
资助供给。訾,通“貲”。《史记·平準书》:“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赡之,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
括籴 [ kuò dí ]
征购民间余粮。《宋史·食货志上三》:“其曰括糴。元符 元年,涇原 经略使 章楶 请并边糴买,豫榜諭民,毋得与公家争糴…
肆掠 [ sì lüě ]
(1).鞭挞。《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按,《淮南子·时则训》作“毋笞掠…
幽遐 [ yōu xiá ]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
匳体 [ lián tǐ ]
香奁体的省称。也称艳体。指描绘男女爱情的作品。清 龚自珍《京师乐籍说》:“使之春晨秋夜为匳体词赋、游戏不急之言,以耗…
述修 [ shù xiū ]
亦作“ 述脩 ”。修治;修明。《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诗》不云乎?‘毋念尔祖,述修厥德。’”今本《诗·大雅·文…
淖约 [ nào yuē ]
(1).姿态柔美貌。淖,通“ 绰 ”。《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陆德明 释文:“淖约, 李 云…
受息 [ shòu xī ]
(1).承担放款者所规定的利息。《管子·轻重丁》:“子皆为我君视四方称贷之间,其受息之氓几何千家,以报吾。”(2).…
救乏 [ jiù fá ]
救济困难的人。《左传·文公十五年》:“救乏、贺善、弔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絶其爱,亲之道也。”《新唐书·文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