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递 [ fù dì ]
犹附呈。《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癸亥,詔:‘外官有所陈事,并附递闻朝廷,毋得申御史臺。’”
乱门 [ luàn mén ]
作乱的人家。《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曰:‘无过乱门。’”《吕氏春秋·原乱》:“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nìng wǒ fù rén,wú rén fù wǒ ]
负:辜负;毋: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
洁蠲 [ jié juān ]
除去繁杂,使之简洁。《清史稿·高宗纪一》:“﹝ 高宗 ﹞諭王公宗室大臣等洁蠲礼典,训导兵民,毋忘淳朴旧俗。”
它所 [ tā suǒ ]
其他地方。《汉书·食货志下》:“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綦毋姓 [ qí wú xìng ]
中国的一个复姓,主要来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也有一部分出自古匈奴族的姓氏。
守默 [ shǒu mò ]
谓保持玄寂。语出《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汉 河上公 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復…
俱瞻 [ jù zhān ]
为众人所瞻仰。 梁启超 《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退则懔俱瞻之严,自能敬慎以毋肆。”
宜子 [ yí zǐ ]
谓女子富有生育能力。《战国策·楚策四》:“ 楚考烈王 无子, 春申君 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汉书…
烦礼 [ fán lǐ ]
繁琐的礼节。语本《书·说命中》:“礼烦则乱。”唐 王维《别綦毋潜》诗:“适意轻偶人,虚心削烦礼。”
资帖 [ zī tiē ]
记载资历的证件。《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正特奏名御试,毋得更循旧制例以武功资帖比折陞甲、陞等。”
寿耇 [ shòu gǒu ]
老年之人;老年人。《书·召诰》:“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清 龚自珍《尊隐》:“童孙叫呼,过山中者,祝寿耇之毋遽死矣…
喑畏 [ yīn wèi ]
长惧不敢出言。《新唐书·关播传》:“﹝ 卢杞 ﹞退让 播 曰:‘以君寡言,故至此,奈何欲开口争事邪!’ 播 即喑畏毋…
隅总 [ yú zǒng ]
宋 代隅团的军事总管。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一日,隅总击柝,以告其一方曰:‘寇至,毋去诸!’”参见“ 隅…
脩濬 [ xiū jùn ]
修理疏通。清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仍随时保护运河,量加脩濬,每岁酌行河运数十万石,务使运道毋废。”
占骗 [ zhàn piàn ]
犹哄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 李 笑曰:‘子声望众所共知;我素识 苗 ,甚平善。何敢占骗?将毋反言之…
憸奸 [ xiān jiān ]
奸邪。 明 陈治纪 《书<张文忠公文集>后》:“致御史 张檟 ,亦有亟罢憸姦辅臣之奏,毋乃秉钧之权,先自失之耶!”
收事 [ shōu shì ]
收取赋税与征发徭役。《汉书·宣帝纪》:“三辅 民就贱者,且毋收事,尽四年。”颜师古 注:“收谓租赋也,事谓役使也。”
胡母 [ hú mǔ ]
复姓。秦 有 胡母敬,汉 有 胡母生、胡母班。一说,“母”音无,字又作“毋”。见《公羊传·隐公二年》“纪子伯者何?无…
鼎足戒 [ dǐng zú jiè ]
指“鼎折覆餗”的教训。 明 方孝孺 《勉学》诗之十二:“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永怀鼎足戒,毋使公餗倾。”参见“ 鼎…
宁玉碎,毋瓦全 [ nìng yù suì,wú wǎ quán ]
宁:宁愿;毋:不要。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葆守 [ bǎo shǒu ]
保卫,守卫。葆,通“ 保 ”。《管子·度地》:“命之曰金城……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此谓人命万世无穷…
遁思 [ dùn sī ]
(1).迁移;离去。《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朱熹 集传:“遁思,犹言去意也。”(2).引申为退…
积塞 [ jī sāi ]
积滞堵塞。《明史·河渠志一》:“若海口则自 隆庆 三年海啸,壅水倒灌低洼之地,积瀦难洩,宜时加疏濬,毋使积塞。”
移那 [ yí nà ]
调换。《元典章·户部十二·编排里正主首例》:“截自 至大 三年为始,应充周岁满替,毋得似前放富差贫,移那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