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红 [ là hóng ]
即烛花。
兰焰 [ lán yàn ]
指烛花。
烛芯 [ zhú xīn ]
见“烛心”。
田烛 [ tián zhú ]
古代郊祭时置于田头的火烛。《礼记·郊特牲》:“祭之日,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氾扫反道,乡为田烛。” 郑玄 注:“田烛,…
炳烛 [ bǐng zhú ]
(一)、点烛。《法苑珠林》卷九二:“举家走出,炳烛照之,亦了无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还斋炳烛,见琴横…
烛炤 [ zhú zhào ]
见“ 烛照 ”。
洋烛 [ yáng zhú ]
洋蜡烛。
洋蜡 [ yáng là ]
洋蜡烛。
烛刀 [ zhú dāo ]
即烛剪。
油烛 [ yóu zhú ]
即蜡烛。
银烛 [ yín zhú ]
明烛。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二首之一:「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唐.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
烛影 [ zhú yǐng ]
(1).灯烛的光亮。 唐 杜甫 《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宋史·镇王竑传》:“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
秉烛夜读 [ bǐng zhú yè dú ]
原意为黑夜里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
火烛 [ huǒ zhú ]
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小心火烛。
蜡灯 [ là dēng ]
蜡烛灯。
郢书 [ yǐng shū ]
郢 人夜书 燕 相国书,火不明,谓持烛者云:“举烛”,因误将“举烛”书入。后因以“郢书”指讹误的书信。 清 黄遵宪 …
翦烛 [ jiǎn zhú ]
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翦西牕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谓剔烛芯。后以“翦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元…
烛红 [ zhú hóng ]
指蜡烛亮光。
烧蜡 [ shāo là ]
燃点灯烛。
烛龙 [ zhú lóng ]
(1).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 赤水…
烛剪 [ zhú jiǎn ]
烛光变暗或螅灭时用来剪短或夹短烛芯的有点像剪子的器具。
火燎 [ huǒ liǎo ]
灯烛;火炬。
桦烟 [ huà yān ]
桦烛之烟。
郢书燕说 [ yǐng shū yān shu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
蜡煤 [ là méi ]
蜡烛的炱煤。
【词语拼音】diào zhú
【词语解释】喻举用贤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 相国受书而説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十:“不平不戒,自知非和羹之才;日居月诸,何时观调烛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