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书 [ bǎi yè shū ]
折迭成柏叶状的书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仙人柏叶书》:“ 郭天民 巧思横生,能摺书简,反覆如柏叶状,乡人谓之仙人…
彌年 [ mí nián ]
经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制曰》:「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宣备 [ xuān bèi ]
尽备;完备。古人书信末尾常用“不宣备”,犹云不一一细说。
寝苫枕土 [ qǐn shān zhěn tǔ ]
寝苫枕土(寢苫枕土) 同“ 寝苫枕块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晋书》:“ 高宗 谅闇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
底处 [ dǐ chǔ ]
何处。 宋 杨万里 《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金 吴激 《风流子》词:“书剑忆游梁,当时事,…
云笈 [ yún jí ]
(一)、道教藏书的书箱。(二)、宋张君房所撰道教著作《云笈七籤》的省称。亦泛指道教典籍。
传事板 [ chuán shì bǎn ]
即云版。旧时官署和权贵之家都以击云板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明 袁宏道 《病起》诗:“愁听传事板,懒答问安书。”
记会 [ jì huì ]
思虑盘算。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魏 晋 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詔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
颠师 [ diān shī ]
指 唐 书法家 怀素 。 宋 欧阳修 《唐韩文公与颠师书》:“ 颠师 遗记,虽云 长庆 中立,盖并 韩 书皆国初重刻…
挈囊 [ qiè náng ]
古代尚书携带的紫色袷囊。《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周捨 又问 杳 :‘尚书官著紫荷橐,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
承云 [ chéng yún ]
(1).传说为 黄帝 乐曲。《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一年,作《承云》之乐。”《楚辞·远游》:“张乐《咸池》奏《承云》…
鱼缄 [ yú jiān ]
书信。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或叨凤念,不黜鱼缄。” 元 张昱 《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诗:…
荥波 [ xíng bō ]
二水名。《书·禹贡》:“ 滎 波 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惠栋 《九经古义·尚书古义上》:“…
岁聿其莫 [ suì yù qí mù ]
岁聿其莫(歲聿其莫) 谓一年将尽。聿,语助;莫,“ 暮 ”的古字。《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亦作“…
筚门闺窬 [ bì mén guī yú ]
筚门闺窬(篳門閨窬) 同“ 篳门闺竇 ”。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之五:“篳门闺窬之人,敢晞天望之冀。”
鲜英 [ xiān yīng ]
鲜花。 清 龚自珍 《<徐尚书代言集>序》:“山川发鲜英,云物变顥清。”
天云 [ tiān yún ]
(1).天空之云。《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2).常以之喻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
雾起云涌 [ wù qǐ yún yǒng ]
wù qǐ yún yǒng 雾起云涌(霧起雲湧) 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梁启超 《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
汍澜 [ wán lán ]
流泪的样子泪汍澜而雨集兮,气滂滂而云披。——《后汉书》
攀庭槛 [ pān tíng jiàn ]
事出汉成帝时朱云欲斩奸臣张禹,上书皇上借尚方宝剑,皇帝大怒,以为大不敬,要把朱云问斩。推出去时,朱云攀住殿槛大声呼喊…
禅受 [ chán shòu ]
同“禪授”。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刘知几《史通》云:《汲冢琐语》称 舜 放 尧 於 平阳,而书云…
御省 [ yù shěng ]
谓帝王过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 云 上书移副三府曰:‘ 孔子 云:帝者諦也。’今尺一拜用,不经御省…
洞章 [ dòng zhāng ]
指道教经书。道教经书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故称。《云笈七籤》卷四十:“咏诵洞章,奚求不得。” 宋 胡仔 《苕溪渔隐…
侍面 [ shì miàn ]
犹言侍教于尊前。旧时书信中的敬语。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不知从事今在州,得假归耳。想今来得行,有缘侍面耳。”
云纪 [ yún jì ]
传说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鸟变龙工,凤书云纪。”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词语拼音】shū yún
【词语解释】(1).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众 、 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 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 ,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云气之色),占其吉凶而书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2). 宋 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用书云之误》:“今人以冬至日为书云,至用之於表启中。虽前辈或不细考,然皆非也…… 汉明帝 永平 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 毕,登 灵臺 观云物,尤为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