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兀 [ niè wū ]
臲卼。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
兀臬 [ wù niè ]
动荡;不安定动摇齿牙兀臬
兀臲 [ wū niè ]
见“ 兀臬 ”。
臲卼 [ niè wù ]
不安定。也作臬兀。
杌陧 [ wù niè ]
(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也作阢陧、兀臬。
臬台 [ niè tái ]
亦作“ 臬台 ”。 明 清 时按察使的别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臬臺听了,颜色大变。”《糊涂世界》卷六…
藩臬 [ fān niè ]
藩司和臬司。
圭臬 [ guī niè ]
古时测日影的器具。比喻准则、法度:奉为圭臬。臬(niè):测日影的表。
臬府 [ niè fǔ ]
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
臬藩 [ niè fān ]
藩司和臬司。
谟言 [ mó yán ]
可奉为圭臬的谋略之言。
表掇 [ biǎo duō ]
仪度。一说,标臬。
兀然 [ wù rán ]
(一)、突兀的样子兀然耸立。(二)、兀的,忽然兀然失笑起来。(三)、昏然无知的样子兀然躺下。(四)、依旧多年未通音信…
置槷 [ zhì niè ]
亦作“置臬”。设置测日影的表柱。
兀者卫 [ wū zhě wèi ]
卫之名。明永乐年间,置兀者卫、兀者右卫、兀者左卫、兀者后卫。
奉为圭臬 [ fèng wéi guī niè ]
把某些言 论或事物奉为准则。圭(guī):测日影的器具。臬(niè):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醉兀 [ zuì wù ]
见“醉兀兀”。
兀兀淘淘 [ wū wū táo táo ]
见“ 兀兀陶陶 ”。
兀立 [ wù lì ]
直立:巍然兀立。危峰兀立。
陈臬 [ chén niè ]
《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 传:“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
恶垜 [ è duǒ ]
亦作“恶得”。犹兀的、兀底。谓这般。
恶垛 [ è duǒ ]
亦作"恶得"。 犹兀的﹑兀底。谓这般。
臬宪 [ niè xiàn ]
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另文申详臬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
兀奡 [ wū ào ]
见“ 兀傲 ”。
屼突 [ wù tū ]
突兀。
【词语拼音】niè wū
【词语解释】臲卼。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这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 清 黄景仁 《夜闻新安江声》诗:“竹牀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英文翻译1.[书] unstable; unst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