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空 [ chán kōng ]
兀立空中。
巉屼 [ chán wù ]
峻峭突兀。
森棱 [ sēn léng ]
高峻突兀。
静兀兀 [ jìng wù wù ]
干净;一无所有。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
兀谁 [ wù shuí ]
兀,前缀。犹言谁。
把笏 [ bǎ hù ]
持笏。指做官。 金 元好问 《送王亚夫举家归许昌》诗:“前途兀兀黑於漆,昨日把笏今扶犂。”
崊嶔 [ lín qīn ]
高耸突兀貌。
崊嵚 [ lín qīn ]
高耸突兀貌。
藩府 [ fán fǔ ]
地方首府。《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布政司称为藩府,按察司系是臬司。」
赴度 [ fù dù ]
应合节拍。《文选·傅毅<舞赋>》:“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李善 注:“兀然而动,赴其节度。”
聱岈 [ áo yá ]
形容山势突兀的样子。
兀傲 [ wù ào ]
高傲:负才兀傲。
阿的 [ ā dì ]
犹兀的。这,这个。
惊挺 [ jīng tǐng ]
形容突兀硬直。
兀剌赤 [ wū là chì ]
(一)、亦作“ 兀赤 ”。(二)、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凌嶒 [ líng céng ]
崚嶒。高峻突兀貌。
玉圭金臬 [ yù guī jīn niè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隐嶙 [ yǐn lín ]
拔地而起。突兀貌。
枨闑 [ chéng niè ]
(一)、亦作“棖臬”。古代门两旁的长木和门中间的竖木。(二)、指家门。
猎旦 [ liè dàn ]
打猎的日子。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觥秋纵兀兀,猎旦驰駉駉。” 蒋抱玄 注:“猎旦,行猎之日。”
兀良合 [ wū liáng hé ]
部落名。亦作兀良哈,即乌梁海。明时以元之后裔兀良合为其部都指挥,因名。详「乌梁海」条。
屹屼 [ yì wù ]
亦作“屹兀”。峭拔;险峻。
龁龁 [ hé hé ]
犹兀兀。勤奋不懈貌。 清 吴趼人 《历史小说总序》:“精神有限,岁月几何,穷年齕齕,卒业无期。”
巨石嶙峋 [ jù shí lín xún ]
指巨石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
粼峋 [ lín xún ]
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
【词语拼音】niè wū
【词语解释】臲卼。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朱子语类》卷二四:“既思得此事,若不去做这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 清 黄景仁 《夜闻新安江声》诗:“竹牀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英文翻译1.[书] unstable; unst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