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嘴 [ gù zuǐ ]
犹糊口。大别山民歌《穷人小调》:“为的要顾嘴,从兵流到匪,哪知是做替死鬼,兵友啊,叫人真后悔。”
沈昧 [ shěn mèi ]
暗昧,真伪不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夫惟大明,玄鉴幽微,灵銓揣物,思灼沉昧,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试令 [ shì lìng ]
谓试用的县令。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二:“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县令……其初曰试令,三年,称职,为真。”
侍其曙 [ shì qí shǔ ]
宋人。字累昇。真宗时,知登州,赈贫民,布善政。见《宋史·卷三百二十六》、明、柯维骐《宋史新编·卷一百五》。
蚕头鷰尾 [ cán tóu yàn wěi ]
本指颜真卿书法的独特风格。后一般以“蚕头鷰尾”指不善于临习颜体碑帖所产生的病笔。宋米芾《海岳名言》:“又真蹟皆无蚕头…
施嫱 [ shī qiáng ]
古代美女 西施 、 毛嫱 的并称。 宋 许棐 《献丑集》序:“闺女弄粧,自谓天下色也。出见 施 嬙 ,始知献丑。” …
真儒 [ zhēn rú ]
真正的儒者。犹大儒。 汉 扬雄 《法言·寡见》:“如用真儒,无敌於天下。”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每逢学士真儒…
真拜 [ zhēn bài ]
真除。实授官职。唐 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八迁至检校虞部郎中,元和 五年,真拜尚书虞部郎中。”宋 范仲淹…
知机 [ zhī jī ]
同“知几”。《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髮,不知机者扣之不发。”王冰 注:“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拄颊看山 [ zhǔ jiá kàn shān ]
拄颊看山(拄頰看山) 同“ 拄笏看山 ”。 宋 范成大 《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填命 [ tián mìng ]
偿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赵家 又来求判填命。知县道:‘杀人情真,但皆係口词,尸首未见,这里成不得狱。’”
双生子 [ shuāng shēng zǐ ]
两个同一胎出生的兄弟或姐妹。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雍端 二子皆年十三,则其庶出可知也已。噫!先生清德如此,而乃…
玉真子 [ yù zhēn zǐ ]
荔枝名。 清 陈鼎 《荔枝谱》:“玉真子产 重庆府 涪州 , 唐 时最盛,有妃子园荔五百株,为 杨贵妃 所嗜,因名玉…
赌鬭 [ dǔ dòu ]
争斗。元 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倒不如且从容,莫赌鬭,无惊恐。”《西游记》第六回:“真君 把 大圣 围绕中间,纷…
相对性 [ xiàng duì xìng ]
任何事物的存在,或具有之特质、属性,或真伪的判定,都非单纯、绝对的认定,而必须考虑与另一事物的相对性,此种说法称…
七成八脉 [ qī chéng bā mài ]
十分之七八。郭澄清《大刀记》第二卷第七章:“沉万泉的身分,疤瘌四已经知道个七成八脉的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一点,只…
僞善 [ wěi shàn ]
假装为善。汉 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郭小川《忆延安》诗:“二十多年的历史,使人…
诚己刑物 [ chéng jǐ xíng wù ]
谓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所取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
鞭辟着里 [ biān bì zhuó lǐ ]
鞭辟着里(鞭辟着裏) 同“ 鞭辟近里 ”。 清 李颙 《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於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
打猛子 [ dǎ měng zi ]
头在下脚朝上的潜入水中。《西游记.第三八回》:「獃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也称为「打没头坛」。
骇恨 [ hài hèn ]
吃惊愤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建文君出亡》:“即名士辈亦有明知其伪,而哀其乞怜,为之序论,真可骇恨。”
闻一知二 [ wén yī zhī èr ]
闻一知二(聞一知二) 语出《论语·公冶长》,本与闻一知十对比,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后多用以形容聪明而善类推。《醒…
想穿 [ xiǎng chuān ]
看破;看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其实那古人的魂灵,已经不知散到那里去了。想穿了真是笑得死人!”
半吊子 [ bàn diào zi ]
(一)、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二)、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三)、做事不认真、有始无终的人。
梦中梦 [ mèng zhōng mèng ]
喻幻境。极言虚幻。语本《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唐 李群玉《自遣…